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29 21: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种群和群落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内素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②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③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2)外部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②人类活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活动,环境污染等。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1)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①“J”型曲线是在环境资源无限且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增长率无限增加。
②“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使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维持在K值(环境容纳量)左右。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该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②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得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度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A
【变式题】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B
1.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培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D
2、下图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景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C
练习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数量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3、下图为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的含义分别是( )
C
练习
A、曲线①,种群的最大数量
B、曲线②,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①,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D、曲线②,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0
K
种群数量
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