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5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授课教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5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授课教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8 12: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学案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2021年


时-

授课标题
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参与统计活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特点,绘制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预测
一、复习检测20分
1.解下列方程.
1.8x+1.1x=33.35
1.9x-1.
8x=13.5
0.6x+1.7x=87.4
1.1+0.
6x=1.8-0.8x
2.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1)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
二、兴趣构建20分
三、知识讲解15分
一、单选题
1.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的升降情况,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2.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B.?曲线???C.?直线
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B.?????????C.?????????????D.?
4.小红从家出发去商店买新年联欢会用品,当她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她回家取钱,然后再返回,买了东西后就回家了.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红的行为.
A.?
B.?
C.?
二、判断题
10分
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7.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
三、填空题
10分
8.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看图填空.
(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
(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
9.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
10.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11.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70cm,水箱上部安装了一个进水管A,底部安装了一个放水管B,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接着打开B管,下边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1)________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________cm。
(2)A管每分钟进水________cm3,B管每分钟放水________cm3。
(3)A、B两管的内径相同,A管中进水速度是3米/秒,B管中放水速度是________米/秒。
四、解答题
20分
12.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几月份悉尼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是多少℃?
(2)几月份悉尼的月平均气温最低?是多少℃?
(3)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到几月之间?上升了多少℃?
(4)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到几月之间?下降了多少℃?
(5)5月的月平均气温与9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差多少℃?
(6)月平均气温超过20℃的有几个月?
13.2002年下半年,南京地区月降水量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8月份降水量比7月份多________毫米;9月份降水量比8月份少________毫米.
五、应用题
14.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此车间共有多少男工?
四、思维导图
五、效果检测5分
一、单选题
1.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2.以下几种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
)。
A.?某公司销售业绩增减变化情况????B.?六年级各班人数
C.?各类图书本数????
D.?各类支出占家庭支出的百分比
3.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4.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条形????B.?折线?
?C.?扇形
二、判断题
5.想表示两名同学5年中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7.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
参考答案
21.x=11.5;x=135;x=38;x=0.5检验略
22.(1)X
+300=1100
X=800
(2)15
X
=90
X=6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升降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2.【答案】
A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察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这个图像表示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B、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
C、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符合题意;
D、这个图像表示超出3吨后价格上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0到6吨之间的价格不变,因此表示这段的费用的是一条线段;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费用也上升,因此折线从6吨后有所上升.
4.【答案】
C
【解析】【解答】符合小红这段时间离家距离变化的是C。
【分析】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1)先离家越来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2)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家拿钱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商店;(5)在商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线段;(6)然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
故选:C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主要是反映数据的大小及数据增减变化的.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题的特点可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进行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
(1)5
(2)1
(3)120;100
(4)5
【解析】【解答】(1)小明跑完全程对应的时间是5分钟,小明用了5分钟;
(2)6-5=1(分钟),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600÷5=120(米);小敏:600÷6=100(米);
(4)第5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
故答案为:5;1;120;100;5
【分析】(1)根据终点对应的时间判断小明跑完的时间;(2)两人跑完的时间差就是小敏再跑的时间;(3)用路程分别除以时间即可求出两人的速度;(4)根据图中折线的走势及数据判断几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
9.【答案】
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
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灵活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15;30
【解析】【解答】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的高度都是25米,即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30秒,甲飞机的高度为27米,乙飞机的高度为7米,27-7=20米,这时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分析】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答案】
(1)10
;30
(2)6000
;4000
(3)2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像判断,10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30米;
(2)A管每分钟进水:30÷10=3(厘米);50×40×3=6000(立方厘米)
B管每分钟放水:
(3×40-60)÷(40-10)
=60÷30
=2(厘米)
50×40×2=4000(立方厘米)
(3)进水速度与放水速度的比是6000:4000=3:2,所以B管中放水速度是2米/秒.
故答案为:10,30;6000,4000;2
【分析】(1)根据折线的走势直接判断两关同时开的时间,从对应的刻度中找出水深;(2)用两关同时开时的水位高度除以时间求出A管每分钟进水的高度,然后用底面积乘高度求出每分钟的进水量;用40分钟进水的高度减去此时水面的高度即可求出每分钟放水的高度,然后用底面积乘这个高度即可求出每分钟放水的体积;(3)写出进水与放水的速度比,然后判断放水速度是多少即可.
四、解答题
12.【答案】
(1)解:1月份最高,22.5℃
(2)解:7月份最低,12℃
(3)解:11月份到12月份,上升了3℃.
(4)解:4月份到5月份,下降了3.5℃.
(5)解:5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是15.5℃,9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是16℃,相差0.5℃.
(6)解:1、2、3、12月共4个月.
【解析】【分析】对于1题,根据折线上的最高点对应纵轴上的数据即可得出哪个月份悉尼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最高温度是多少;对于2题,根据折线上的最低点对应纵轴上的数据即可得出哪个月份悉尼的月平均气温最低,最低温度是多少;对于3题,用12月份对应的月平均气温减去11月份对应的月平均气温即可解答;对于4题,用4月份对应的温度减去5月份对应的温度即可解答;对于5题,用9月份月平均气温减去5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即可解答;对于6题;根据折线的变化趋势及折线上的点对应横轴上的月份即可.
13.【答案】
(1)解:
(2)31;37
(3)解: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多少毫米?
76-29=47(毫米)
答: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47毫米.
【解析】【解答】解:(2)141-110=31(毫米),141-104=37(毫米)
故答案为:31;37.
【分析】对于1题,根据统计表格中数据找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对于2题,用8月份降水量减去7月份降水量即可,用8月份降水量减去9月份降水量即可;对于3题,根据统计图写出文字表述题,再解答即可.
五、应用题
14.【答案】解:80+110+140=330
答:此车间共有33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表达数量的增减情况要用到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答案】
A
【解析】【解答】选项A,某公司销售业绩增减变化情况最适合折线统计图;
选项B,六年级各班人数最适合条形统计图;
选项C,各类图书本数最适合条形统计图;
选项D,各类支出占家庭支出的百分比最适合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征: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单式和复式的区别即可.
4.【答案】
A
【解析】【解答】反映数量的多少,符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A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反映数量的多少。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两名,身高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判断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27—15=12(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