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四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54分)
一、单选题(共36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据此完成1~2题。
1.“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 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 )
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 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
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
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
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 B.劳动力增多
C.经济收入减少 D.机械化水平提高
位于青海省的塔拉滩是高寒干旱沙质草原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基地内创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补”模式,即太阳能电池板上层光伏发电,下层种植牧草,实现光伏发电带动生态环境建设。据此完成4~6题。
4.实施“牧光互补”主要依赖于( )
A.平坦的地形 B.科技的进步 C.良好的产业基础 D.干旱的气候
5.“牧光互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提高地表温度 B.降低空气质量 C.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D.增加大气降水
6.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下列地区中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的是( )
A.江苏 B.广东 C.西藏 D.云南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7~8题。
表 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7.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8.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9~10题。
9.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南半球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按照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地形剖面的排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12.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7月气温大约为( )
A.-15℃ B.-5℃ C.0℃ D.10℃
13.对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阳坡,且雪线低 B.甲为阳坡,且雪线高
C.乙为阳坡,且雪线低 D.乙为阳坡,且雪线高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图示意金沙江段水能资源。据此完成14~15题。
14.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15.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②该地区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
③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④流经省份较多,未形成开发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17.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18~19题。
18.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19.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拦截率高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 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 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 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1.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南方的大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晩稻为150~170天。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周期一般5个月左右,相较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下图为“五常市位置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④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技术
⑤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3.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水热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 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③东北人口增长迅速,稻米消费需求增长快 ④东北大米品质好,市场需求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五常大米供不应求,为增大市场供应,下列措施最佳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量 B.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加工
C.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48234601052195八都麻绣起源于秦汉时期,是浙江杭州某山区的传统古老民间刺绣艺术。当地百姓自己种麻取线,纺织麻布,脚布、围布、饭袋、头巾等生产、生活用品,并刺绣上各种生动图案。改革开放以来八都麻绣的产量越来越低。2011年杭州市将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保护项目,加大了八都麻绣的保护 ,下图为八都麻绣图。完成25~27题。
25.改革开放以来八都麻绣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八都麻绣技艺的失传和从业者减少 B.人们的喜好发生了改变
C.我国现代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D.劳动力价格上涨
26.近年来,杭州该地区恢复和发展八都麻绣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政策的支持 B.劳动力丰富且文化水平高
C.现代化织造机器的发展 D.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的提高
27.为了八都麻绣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最应该( )
A.传承技艺,开发创意产品 B.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
C.扩大优质黄麻的种植面积 D.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
芒果为热带水果,下图为我国芒果种植分布区。M区位于金沙江河谷,是我国最北的芒果种植区。读图,完成28~30题。
28.影响M地芒果种植的最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水源 D.光照
29.M地芒果种植区相较于我国其他芒果种植区的主要优势是( )
A.果实品质好 B.离市场近 C.产量大 D.果实成熟晚
30.近年来,种植芒果效益良好,M地区不断扩大芒果的种植面积,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①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②生态破坏加剧 ③农业污染减少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31~33题。
3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3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3280410254000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34~36题。
34.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 )
A.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
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
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
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
35.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 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
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 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
36.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第II卷(非选择题 46分)
二、综合题(共3题,共46分)
37.(本题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筋又称辣条,起源于湖南省平江县(下图所示),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调味制成的一种即食休闲食品。曾经由于缺乏统一行业标准、监管体系不完善,“问题辣条”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2015年平江县荣获“中国面筋食品之乡”称号,2018年“平江面筋”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如今面筋食品已成为平江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平江县部分企业创新营销模式,为线上顾客网络直播带货,辣条工厂变直播间,一线员工变带货“网红”,观众可在直播间下单购买辣条。
(1)简述当前平江县大力发展辣条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2)推测平江县应对“问题辣条”可能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
(3)阐述网络直播带货对平江辣条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38.(本题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比重接近80%,水电的生产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需要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位于亚马孙雨林腹地欣古河上,该流域内的十多个土著印第安部落靠打鱼、狞猎为生,密集的河网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投资、建设、运营特高压输电工程能力的公司。2014年7月,中巴两国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一期输电项目合作协议》。2017年12月,一期工程投入运行,纵跨4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2000多千米。2015年7月该公司又中标美丽山特高压二期输电项目,该项目计划2020年正式投入运行。下图示意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
(1)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4分)
(2)对于美丽山水电站的修建,曾有专家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其反对的理由。(6分)
(3)说明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对巴西的积极影响。(4分)
39.(本题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合掌屋”是日本独有的一种民宅建筑,位于日本本州岛歧阜县大野郡白川乡(136°54’23”E,36°16’18”N)荻町,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村中有条庄川河从南向北流过。建筑无任何钢筋水泥,全部为木材。屋顶由茅草(主要有稻草等)覆盖而成,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且屋顶设计成60°锐角的正三角形,造型好像人的双手合掌一般,“合掌屋”由此得名。
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下图示意合掌屋景观、位置及分布。
(1)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从结构、用材等方面简析合掌屋建筑的优点。(6分)
(2)合掌村沟渠纵横,简述沟渠的主要作用。(6分)
(3)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有益启示。(4分)
莆田市四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C 6.C 7.C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A
16.B 17.C 18.B 19.C 20.C 21.D 22.A 23.B 24.C
25.C 26.A 27.A 28.B 29.D 30.A
31.C 32.D 33.C 34.C 35.B 36.B
37.(1)辣条发源地,产业基础较好;属时尚零食,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便利;品牌知名度高。
(2)政府制定并严格执行辣条行业生产标准,规范辣条生产流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设备投入,实现辣条自动化生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辣条生产环境干净整洁。
(3)增加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销售量;扩大产品知名度;工厂直销,减少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增强市场竞争力;工厂直播,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度,促使企业提高产品品质。
38.(1)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人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
(2)淹没大面积热带雨林,破坏生态环境;远离市场输电距离长,成本高(本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不成熟);影响原住部落的生存环境,居民需搬迁等。
(3)对巴西: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完善国家输电网络,缓解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巴西西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或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运输维修等产业的发展。或带动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9.(1)屋顶坡度较大,既利于冬季积雪自然滑落,又可防止夏季雨水浸透;屋顶覆盖茅草厚度大,有利于夏季隔热、冬季保暖(冬暖夏凉);当地水田多稻草,屋顶铺草丰富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采用木制结构,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多且变率大,沟渠可汇水和排水;当地种植水稻多,需引水灌溉;山区聚落规模小且分散,方便生活取用水;建筑为木制结构,可防御火灾等(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3)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