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三角形的外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3三角形的外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0 08: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1.2.3
三角形的外角
本课为第3课时


新授课
备课人
时间
课标要求
掌握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本节课内容是从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迁移到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进而研究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再通过例题进行巩固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比较容易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性质;但是学生的证明书写能力较弱,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证明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推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过程,加强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用几何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目标和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设计)
复习旧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2.在ABC中,(1)∠C=90°,∠A=30
°
,则∠B=
;(2)∠A=50
°
,∠B=∠C,则∠B=
.
回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学习本节课做准备。
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外角教师画图,介绍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2.根据定义探索三角形外角的个数问题:根据定义,画出三角形的外角.你能画出多少个?这几个角有什么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3.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如图,∠ACD
与∠1的位置是怎样的?∠ACD
与∠ACB
有什么数量关系?(2)如图,∠1
与∠A,∠B
的位置是怎样的?∠1
与∠A,∠B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证明结论。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找出三角形所有的外角,并探索这些角的特点,使学生加深印象,为探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打基础。通过讨论、证明的方式探索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并适时加以引导,对学生所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应用新知
1.练习
如图,口答:(1)∠1
=
+
;(2)∠2
=
+
.2.完成课本15-16页练习3.例题讲解
课本15页例4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教师示范解答过程。
通过基础练习,加深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熟练基本技能。
拓展延伸
1.如图,∠A=51°,∠B=20°∠C=30°.求∠BOC=?2.国旗上的数学∠A+∠B+∠C+∠D+∠E=?
拓展延伸,巩固强化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梳理知识,掌握本节课的核心。
练习与检测
习题11.2
综合运用
第5、6题
选做题
习题11.2
综合运用
8题
板书设计
11.2.3
三角形的外角
1.
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2.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
三级备课:备课实行全册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级备课。
2、
课时备课可用表格形式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或者Word形式,但各个环节必须一致。
三、教学反思:课后注重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要结合校本研修主题进行反思。
注意:教案Word形式排版格式:标题用黑体三号,正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汉子一二三后面用“、”,数字123后面用“.”,带括号的数字后面不用标点,需要检查时双面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