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课
第五章
【思维导图】
① 多少 ② 平衡螺母 ③ 左 ④ 之和 ?
⑤ 比值?
⑥ ρ=?
⑦ m=ρV?
⑧ V= ?
探究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 取下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 ,使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51.4 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2.57 g/cm3。?
(5)如果小石块的吸水性很强,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之后将小石块从水中提起来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则所得密度值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7)若将这个小石块切去一半,则剩下小石块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探究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2.小宏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18
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1)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44 g;?
(2)观察量筒中体积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 底部 相平,读得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40 cm3;?
(3)酱油的密度为 1.1×103 kg/m3。?
(4)小宏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要消除这一操作误差,只要调整上述步骤的顺序就可以了,步骤应调整为 B、C、A (填序号)。?
(5)小华不用砝码,只用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调节天平平衡。
②将左盘烧杯中装适量的酱油, 往右盘烧杯中增减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
③用量筒分别测出烧杯中酱油的体积V1和水的体积V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考点一 正确理解质量和密度
1.(2020·鄂州中考)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C)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020·鞍山中考)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表明1
m3冰的质量是0.9×103
kg/m3
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考点二 密度的综合应用
3.(2018·福建中考A卷)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约为
(B)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4.
(2020·常州中考)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
m、宽0.6
m、高0.5
m。在箱内加深度为h0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则h0为
(B)
A.0.5
m
B.0.45
m
C.0.4
m
D.0.35
m
5.(2020·甘孜州中考)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
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
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解:(1)由ρ=可得,桶的容积为V=V水===2×10-2
m3;(2)桶中沙石的体积为V0=V=2×10-2
m3,沙石的密度:ρ===2.6×103
kg/m3;(3)由ρ=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总=ρV总=2.6×103
kg/m3×400
m3=1.04×106
kg,若用一辆载重4
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n===260(车)。
PAGE
-
5
-单元复习课
第五章
【思维导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探究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5)如果小石块的吸水性很强,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之后将小石块从水中提起来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则所得密度值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7)若将这个小石块切去一半,则剩下小石块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探究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2.小宏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18
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1)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
(2)观察量筒中体积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
相平,读得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cm3;?
(3)酱油的密度为
kg/m3。?
(4)小宏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要消除这一操作误差,只要调整上述步骤的顺序就可以了,步骤应调整为
(填序号)。?
(5)小华不用砝码,只用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调节天平平衡。
②将左盘烧杯中装适量的酱油,
。?
③用量筒分别测出烧杯中酱油的体积V1和水的体积V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考点一 正确理解质量和密度
1.(2020·鄂州中考)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020·鞍山中考)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表明1
m3冰的质量是0.9×103
kg/m3
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考点二 密度的综合应用
3.(2018·福建中考A卷)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约为
(
)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4.
(2020·常州中考)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
m、宽0.6
m、高0.5
m。在箱内加深度为h0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则h0为
(
)
A.0.5
m
B.0.45
m
C.0.4
m
D.0.35
m
5.(2020·甘孜州中考)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
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
000
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