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凸透镜成像
自主预习
凸透镜成像(教材P71~73)
(1)实验目的: ?
(2)设计方案:
①选用器材: 、火柴、 、 、光具座。?
②让发光物体经凸透镜分别成 、 、 的像。?
③分别测量出成像时的 和 。?
(3)实验记录表:
实验 序号 透镜
焦距
f/cm 像的
大小 像的
正倒 像的
虚实 物距
u/cm 像距
v/cm
1
2
...
1. 像能够在光屏上呈现, 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光在反射、折射中光路是 的。?
3.物距和像距:(教材P72加油站)
(1)物距:物体到 的距离。?
(2)像距:像到 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 ?
课堂自测(满分:20分)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分)一凸透镜焦距为15 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 cm处,可得到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分)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图中的 ( )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分)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及烛焰成像的情况是 ( )
A.20 cm以内 成倒立的像
B.20 cm以外 成正立的像
C.20 cm与10 cm之间 成倒立的像
D.20 cm与10 cm之间 成正立的像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则当物距为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分)小雨用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白纸做实验,将凸透镜放在太阳光底下,然后调整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凸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恰好为8 cm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物体距凸透镜由30 cm逐渐减小到10 cm的过程中,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光屏逐渐 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他发现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透镜焦距f=10 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3 18 23 倒立、放大、实像
4 15
倒立、放大、实像
5 6
正立、放大、虚像
①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 cm时,成倒立、 的实像。?
②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 cm。?
③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 (选填“同”或“异”)侧。?
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 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感知教材】
(1)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①蜡烛 凸透镜 光屏 ②放大 缩小 等大 ③物距 像距
【微衔接】1.实 虚 2.可逆 3.(1)光心
(2)光心
【课堂自测】
1.A 2.D 3.C 4.缩小 5.远离 变大
6.(1)同一高度 (2)①缩小 ②可逆 30
③异 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