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自主预习
1.阅读教材P92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鉴别物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除了品尝味道的方法,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判断一杯纯水和一杯盐水? ( )
A.有 B.没有
(2)你能直接判断金牌是纯金的吗? ( )
A.能 B.不能
2.阅读教材P93,选一选、填一填
(1)体积相同的两个铁块,质量是否相同? ( )
A.相同 B.不同
(2)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 的质量大。?
(3)能否通过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区别不同的物质? ( )
A.能 B.不能
3.密度(教材P94~95)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 与 的比。?
(2)计算公式: ,(m:质量,V:体积,ρ:密度)。?
(3)单位:
①国际单位: ,读作 ,符号是 或 。?
②常用单位: ,读作 ,符号是 或 。?
1.你是根据哪些特性鉴别不同物质的?
等。?
2.单位换算:
(1)1 kg= g?
(2)1 m3= cm3?
3.回顾数学知识:
(1)如果相关联的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则它们成 关系;?
(2)如果相关联的两个变量的乘积一定,则它们成 关系。?
1.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对吗?
2.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自测(满分:20分)
1.(器材选取·4分)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选用 (选填“相同体积”或“不同体积”)的铁块完成探究时,要使用 测量铁块的质量;实验中,还需要选用 (选填“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继续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探究物质的密度·4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同学用铁块、松木测出四组数据填在表中。
(1)在表的空缺处填上正确的数据。
次数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g·cm-3
1 铁块1 79 10 7.9
2 铁块2 158 20 ?
3 松木1 5 10 ?
4 松木2 158 316 0.5
(2)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
(4)比较铁块的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同一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 的。?
(5)综合上面的数据还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密度的理解·2分)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保持不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形状
4.(密度单位·2分)5月20日是世界国际计量日,2019年的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本质的提升”。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单位的国际符号是( )
A.m/s B.kg C.kg/m3 D.g/cm3
5.(密度的物理意义·4分)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6.(密度的计算·4分)测得一木块的质量是10.8 g,体积是24 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感知教材】
1.(1)A (2)B 2.(1)A (2)铁块 (3)A
3.(1)质量 体积 (2)ρ= (3)①千克/米3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kg·m-3
②克/厘米3 克每立方厘米 g/cm3
g·cm-3
【微衔接】1.颜色、气味、味道、软硬程度
2.(1)103 (2)106 3.(1)正比例 (2)反比例
【课堂自测】
1.不同体积 天平 不同物质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2.(1)7.9 0.5 (2)不同 (3)不同 (4)相同 (5)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B 4.C
5.密度 1 m3铁的质量是7.9×103 kg
6.解:ρ===0.45 g/cm3=0.45×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