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 的 世 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自主预习
1.声音的产生(教材P34~35):
(1)观察发声的琴弦、敲响的铁盆中的水纹,说话时用手触摸咽喉处等,可知发声的物体在 。?
(2)笛声是管内的 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P35~38)
(1)声音的传播:
①老师讲课的话语、林中鸟儿的啼叫、高空飞机的呼啸,这些声音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②轻敲鱼缸的边沿,缸中的鱼儿慌忙游窜,这是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
A.空气 B.水
③你把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让一位同学在另一端轻敲桌面,你也能听到声音,是因为 能够传播声音。?
A.空气 B.桌子
(2)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 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 振动,然后通过 传到大脑,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3)声速:
①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②大小: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③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4)回音(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 的现象。?
1.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复运动叫 ,往复一次即振动一次。?
2.物体分为 、 和气体,没有任何物质的空间叫 ,太空中没有空气,是 。?
3.夏天,雷雨天气时,总是先看到 后听到 。?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自测(满分:20分)
1.(声音的产生·2分)谭维维同学用扬琴演奏时,她用竹槌有节奏地敲击琴弦,观众就能听到优美的琴声,发出这声音的物体是 ( )
A.竹槌 B.空气 C.琴弦 D.琴弦柱
2.(声音的产生·3分)如图所示,用硬纸板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3分)如图所示是苍梧县石桥镇龙岩“三月三”花炮节舞龙的情景,表演者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的喝彩声,人们听到的喝彩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4.2020年3月,福建泉州宾馆发生倒塌事故,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给搜救人员的。?
5.(声音的传播·4分)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如果同学们有幸成为中国首批登陆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你和同伴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对话交流,原因是 。?
6.(声速·4分)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
A.空气 B.水 C.钢铁 D.一样快
7.(声速·4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1 500 m/s,某科学探测船用回声探测仪器向水下发出的声呐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试计算海底到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感知教材】
1.(1)振动 (2)空气、笛膜 (3)振动
2.(1)①空气 ②B ③B (2)波 鼓膜
听觉神经 (3)②大于 小于 ③340 m/s
(4)反射回来
【微衔接】1.振动 2.固体 液体 真空 真空
3.闪电 雷声
【课堂自测】1.C 2.振动 3.空气 4.固体
5.不能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6.C
7.解:发出的声呐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超声波从舱底到海底的时间:
t=×0.6 s=0.3 s。
由v=得,海底到舱底的距离:
s=vt=1 500 m/s×0.3 s=45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