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
的实例》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列表比较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4、能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并获取信息;5、学会解读坐标数据图表;6、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7、树立信心,勇于挑战。
教学重点:
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2)大分子跨膜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 2)、解读图表
教学方法:展示现象→提出问题→合作讨论→教师解释→总结概念→举例说明
教具:多媒体动画课件,如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动画课件
复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
染色质
核仁
核孔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
存在状态。
DNA
亲代传递给子代,保证了亲子代在遗传性状的一致性。
遗传
(资料1、4)
“蓝图”
物质合成
能量转换
信息交流
遗传信息
控制
代谢
(资料2、3)
控制中心
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
染色质
结构
功能
相适应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渗透系统装置
半透膜:一些物质(一般是水分子物质)能
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1、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
升高吗?
2、如果烧杯中的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结果会怎样?
原理
条件
渗透作用
半透膜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溶液A浓度小于溶液B,
溶液A浓度大于溶液B,
水分子从B A移动
水分子从A B移动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
1、用盐腌萝卜时会有水渗出,同时萝卜的体积会减少。 2、置于空气中刚刚萎蔫的白菜叶片置于清水中又变得硬挺。
3、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探究:
提出问题:
1、植物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渗出的水是细胞内的水还是间隙的水)
2、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作出假设:
理由是: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P49)他们具有与红细胞的细胞膜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能够和结构。上述的事例与红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很相似。
原生质层是细胞层次的结构,要观察它,我们必须借助于什么工具?初中我们就接触过显微镜;那么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才能使实验成功呢?
液泡和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化
设计方案: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实验的结果 :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缩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又会变大,细胞膨胀。
设计实验:
P62页
实验结果: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清水
变小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基本
不变
中央液泡
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2、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实验结论: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内有细胞液
长颈漏斗中有蔗糖液
外界溶液
烧杯中有清水
半透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
渗透系统装置
原生质层
(选择性透过膜)
Next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返回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返回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返回
三、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1)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况
(2)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4)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三、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阅读P63页的资料分析,并回答讨论题!
结论: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四、生物膜的特性
1、生物膜的概念:
2、生物膜的特性-
指细胞内所有的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核膜。
选择透过性膜!
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__.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D
练习
2、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B
C
D
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B
4、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D
5、将洋葱表皮细胞浸入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表皮细胞又恢复到原来状态。分析
(1)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2)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 。
(3)以上事实表明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存在差异,所以它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1)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又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便导致质壁分离.
(2)由于细胞可选择性地吸收K+和NO3-,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直至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开始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