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16:33:34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了



第一节 电



考点一 摩擦起电现象
1.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A)
2.(2020·扬州中考)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电荷 ,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考点二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2020·自贡中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与甲互相排斥、跟乙相吸引。于是可以判定
(C)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4.(2021·福州期中)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荷,则乙
(C)
A.一定带负电荷
B.一定带正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5.(2020·益阳中考)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
 正 电荷,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说明了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
考点三 摩擦起电的实质
6.(2021·南平期中)某同学从塑料滑梯滑下来后,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竖起的头发丝不带电,但是滑梯带负电荷
C.竖起的头发丝带异种电荷
D.竖起的头发丝带同种电荷
7.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玻璃和丝绸中,
 丝绸 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因此,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会因为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电。?
考点四 验电器
8.(2021·厦门模拟)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如果用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9.如图所示,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C)
A.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
B.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考点五 静电现象
10.(2021·福州期中)口罩的核心部分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过滤层。下列事例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
(B)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
11.(2021·龙岩期中)家用电器的外壳容易粘上灰尘,是因为电器工作时带有
 电荷 ,从而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12.(2020·威海中考)假如自然界存在第三种电荷,且遵循已有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和第三种电荷,均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相互靠近但始终不接触,三个小球的最终状态可能为
(A)
13.(2020·广州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D)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14.(2020·株洲中考)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15.(2020·上海中考)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1)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 负 电(选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 排斥 (选填“吸引”或“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
(2)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 C (选填“A”“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PAGE
-
6
-第十四章 了



第一节 电



考点一 摩擦起电现象
1.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
2.(2020·扬州中考)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考点二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2020·自贡中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与甲互相排斥、跟乙相吸引。于是可以判定
(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4.(2021·福州期中)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荷,则乙
(
)
A.一定带负电荷
B.一定带正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5.(2020·益阳中考)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
电荷,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说明了同种电荷
。?
考点三 摩擦起电的实质
6.(2021·南平期中)某同学从塑料滑梯滑下来后,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竖起的头发丝不带电,但是滑梯带负电荷
C.竖起的头发丝带异种电荷
D.竖起的头发丝带同种电荷
7.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玻璃和丝绸中,
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因此,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会因为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电。?
考点四 验电器
8.(2021·厦门模拟)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如果用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相互排斥。?
9.如图所示,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
A.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
B.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考点五 静电现象
10.(2021·福州期中)口罩的核心部分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过滤层。下列事例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
(
)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
11.(2021·龙岩期中)家用电器的外壳容易粘上灰尘,是因为电器工作时带有
,从而具有
的性质。?
12.(2020·威海中考)假如自然界存在第三种电荷,且遵循已有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和第三种电荷,均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相互靠近但始终不接触,三个小球的最终状态可能为
(
)
13.(2020·广州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14.(2020·株洲中考)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15.(2020·上海中考)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1)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
电(选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
(选填“吸引”或“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
(2)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
(选填“A”“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