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21:56:02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
1.(2021·福州期中)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买来没多久的冰棒,就开始化了
B.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C.北方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D.刚出冷库的冻肉上有白色颗粒
2.(2021·泉州期中)被誉为“未来能源”的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燃烧后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跟其他燃料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二 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3.(2021·莆田模拟)生活中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露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4.(2021·厦门期末)如图所示,《流浪地球》是我国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情境描述: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为-84
℃,人们呼出的气体很快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中需要
热量。?
考点三 物态变化的综合
5.(2021·福州期中)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首先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雨。?
6.(2021·漳州期中)2020年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黄河中下游地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一般会出现初霜,与霜降的节气完全吻合,初霜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有人曾经实验过,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上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上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覆盖着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说明霜的形成过程要
(选填“放热”或“放热”)。?
7.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提到“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意思是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你认为“露结为霜”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8.(2021·福州期中)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证实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35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判断的理由是:
。?
PAGE
-
3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
1.(2021·福州期中)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C)
A.买来没多久的冰棒,就开始化了
B.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C.北方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D.刚出冷库的冻肉上有白色颗粒
2.(2021·泉州期中)被誉为“未来能源”的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燃烧后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跟其他燃料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是 环保 (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二 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3.(2021·莆田模拟)生活中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雾、露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4.(2021·厦门期末)如图所示,《流浪地球》是我国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情境描述: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为-84
℃,人们呼出的气体很快 凝华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中需要 放出 热量。?
考点三 物态变化的综合
5.(2021·福州期中)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首先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会迅速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雨。?
6.(2021·漳州期中)2020年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黄河中下游地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一般会出现初霜,与霜降的节气完全吻合,初霜的形成是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有人曾经实验过,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上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上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覆盖着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说明霜的形成过程要 放热 (选填“放热”或“放热”)。?
7.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提到“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意思是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你认为“露结为霜”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并不是水蒸气先液化成露,露再凝固形成霜,所以“露结为霜”的说法是错误的。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8.(2021·福州期中)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证实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35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判断的理由是: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 。?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