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液 化
考点一 液化现象
1.(2021·南平月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护目镜镜片经常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C)
A.眼镜上的“雾气”就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2021·南平期中)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C)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考点二 液化放热
3.(2021·漳州模拟)“更深露重不知寒”中的“露”的形成是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不知寒”是因为该现象形成的过程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4.(2020·江西中考)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 液化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 吸收 热量。?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的综合应用
5.(2021·厦门月考)新型制冷剂环戊烷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它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当环戊烷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汽化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吸收 热量,使冷冻室温度降下来,从而达到冷冻效果;压缩机使环戊烷发生液化,并 放出 热量,环戊烷液化的方法是 压缩体积 。?
6.(2021·泉州期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 液化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 汽化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7.(2021·三明期中)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视野放大镜】——实验创新
8.(思维拓展题)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
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1的原因是 水蒸气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被杯中水吸收 。?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应有的实验结果): 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与第一个保温杯中质量相同、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再倒入100
℃的开水直至与第一个保温杯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此保温杯中水温t并与t2比较,t2高于t,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 。?
PAGE
-
4
-第二课时 液 化
考点一 液化现象
1.(2021·南平月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护目镜镜片经常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
A.眼镜上的“雾气”就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2021·南平期中)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考点二 液化放热
3.(2021·漳州模拟)“更深露重不知寒”中的“露”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不知寒”是因为该现象形成的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2020·江西中考)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
热量。?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的综合应用
5.(2021·厦门月考)新型制冷剂环戊烷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它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当环戊烷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热量,使冷冻室温度降下来,从而达到冷冻效果;压缩机使环戊烷发生液化,并
热量,环戊烷液化的方法是
。?
6.(2021·泉州期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7.(2021·三明期中)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视野放大镜】——实验创新
8.(思维拓展题)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
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1的原因是
。?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应有的实验结果):
。?
PAGE
-
4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考点一 汽化现象
1.(2021·莆田月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
A.冬天从人们口中呼出“白气”
B.打开衣箱,发现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C.夏天在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出现水珠
D.把洗过的衣服挂起来,衣服很快就变干了
2.如图所示,喷雾降尘车流动除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考点二 蒸发
3.(2021·福州期中)下列实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
A.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中
B.将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C.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D.用扫帚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4.(2021·莆田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开口的玻璃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下,热水温度下降最快的是
(
)
考点三 沸腾
5.(2021·三明质检)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6.(2021·漳州期中)小聪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在如图A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
(选填“自上而?
下”或“自下而上”);
(3)小聪开始进行实验,他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
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4)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根据收集的数据可归纳出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同班的三、四两组虽然选用的实验仪器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E;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考点四 汽化吸热
7.(2021·南平期中)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的小明了解到医院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
为12.3
℃的氯乙烷药液喷涂在麻醉处,能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氯乙烷药液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起到局部麻醉缓解疼痛的作用。?
8.(2020·达州中考)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
热过程。?
9.(2021·莆田期末)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
℃),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10.(2021·三明月考)师傅在烧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却改用了“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鸡蛋变熟
B.用“小火”会降低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11.(2021·厦门模拟)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12.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中,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解释其原因且为什么放在通风处。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13.(2021·三明期中)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通过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
相同。?
(3)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
有关。?
PAGE
-
6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考点一 汽化现象
1.(2021·莆田月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D)
A.冬天从人们口中呼出“白气”
B.打开衣箱,发现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C.夏天在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出现水珠
D.把洗过的衣服挂起来,衣服很快就变干了
2.如图所示,喷雾降尘车流动除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
考点二 蒸发
3.(2021·福州期中)下列实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D)
A.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中
B.将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C.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D.用扫帚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4.(2021·莆田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开口的玻璃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下,热水温度下降最快的是
(C)
考点三 沸腾
5.(2021·三明质检)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C)
A.a
B.b
C.c
D.d
6.(2021·漳州期中)小聪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在如图A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
下”或“自下而上”);
(3)小聪开始进行实验,他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
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 C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说明此时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4)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①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根据收集的数据可归纳出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同班的三、四两组虽然选用的实验仪器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E;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质量 不同。?
考点四 汽化吸热
7.(2021·南平期中)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的小明了解到医院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
为12.3
℃的氯乙烷药液喷涂在麻醉处,能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氯乙烷药液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起到局部麻醉缓解疼痛的作用。?
8.(2020·达州中考)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 吸 热过程。?
9.(2021·莆田期末)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
℃),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10.(2021·三明月考)师傅在烧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却改用了“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鸡蛋变熟
B.用“小火”会降低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11.(2021·厦门模拟)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C)
12.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中,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解释其原因且为什么放在通风处。
答案:饭菜不会变质是因为纱布吸水,纱布上的水蒸发吸热而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此装置放在通风位置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视野放大镜】——科学应用
13.(2021·三明期中)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表面积 有关;通过
A、C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 表面积 相同。?
(3)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 液体的种类 有关。?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