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榕树爷爷》
人音版
六年级下
ZHISHUJIE
3
榕树爷爷
01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猜一猜
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新知导入
在你眼中榕树是什么样的呢?
像不像老爷爷的胡子垂下来呢?
02
新知讲解
1、初听歌曲
你能听出来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吗?
聆听《榕树爷爷》
二声部合唱作品
课堂小知识
二声部合唱
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二声部合唱的要求是听起来和谐。每一个声部的人要求就如一人唱的。
老朋友来啦
2、复听歌曲
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
聆听《榕树爷爷》
中速
歌曲是几拍子?
4/4拍
3、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连贯、均匀
4、节奏练习
5、学唱歌曲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学唱歌曲
跟着老师的钢琴,用“啦”模唱旋律。并为歌曲分段。
5、学唱歌曲
5、学唱歌曲
你能在引子部分体会出什么样的感情?
呼唤
想把榕树爷爷唤醒的呼唤
分组视唱歌曲吧!
5、学唱歌曲
呼唤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诉说
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诉说。
5、学唱歌曲
视唱歌曲A段高声部
5、学唱歌曲
视唱歌曲A段低声部
5、学唱歌曲
填词演唱
歌曲引子+A段
加入词后,
品味感情,
A段是不是像榕树爷爷与孩子们一问一答,低声部是榕树爷爷的回应。
5、学唱歌曲
B段同样是诉说跟A段有什么不一样吗?
情感更加热烈
5、学唱歌曲
视唱B段高声部
5、学唱歌曲
视唱B段低声部
5、学唱歌曲
填词演唱B段
歌曲的高潮,热烈的情感表达
5、学唱歌曲
是孩子们跟榕树爷爷的告别
在尾声部分,跟引子同样的呼唤,你能听出不同的感情吗?
5、学唱歌曲
请同学们分组演唱,一组演唱高声部,另一组低声部,注意两个声部和谐统一。
5、学唱歌曲
完整演唱,
有感情的演唱
03
巩固拓展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为歌曲编配舞蹈,比一比谁跳的好。
我会这样跳
巩固新知
男女分组合唱,男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快来展示一下吧
我会这样唱
巩固新知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二声部合唱作品,在歌曲的最后体现了告别,再过几个月大家就要毕业了,你们想怎样同母校告别呢?
拓展延伸
04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感受二声部歌曲的美,同时歌曲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榕树爷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发现歌曲中不同的美。
课堂小结
05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榕树爷爷》
引子
呼唤
A段
诉说
B段
热烈地诉说
尾声
告别
作业布置
会唱
《榕树爷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三课时《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今天通过提问、观察榕树的图片导入新歌,运用欣赏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歌曲第一乐段的合唱类似,第二乐段的合唱属于同步节奏的形式,有一定难度在设计本课时,重点放在了引子和尾声的合唱,以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呼唤——诉说——告别为主线,引子部分先学习单声部,尾声部分合唱学习之后再将声部互换练唱引子部分,循序渐进解决歌曲难点,从而学会歌曲,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歌曲《榕树爷爷》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歌唱教学课。《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歌曲引子中的一个声部生动的模拟了孩子们的热情呼唤,另一声部则以下行二度的音调和衬词“吗”,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尾声与引子是相同的,仅仅两个声部作了交换,在演唱时渐慢的速度、减弱的力度,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仿佛在向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告别。引子之后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同头异尾)组成,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都以大跳进入,在节奏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欢快的喜悦心情。
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6、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榕树爷爷》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同时激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
3、知识与技能: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重点
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
难点
初步做到声部和谐准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聆听欣赏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同学们,猜一猜,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师:有同学猜对了,是榕树,你们看它垂下来的枝条像不像老爷爷的胡子垂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榕树的歌曲。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初听歌曲:你能听出来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吗?师: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过二声部合唱吗?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位老朋友。课堂小知识:二声部合唱复听歌曲: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
2、歌曲是几拍子?3、发声练习
(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随老师示范唱)节奏练习学唱歌曲(1)歌词鉴赏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2)跟着老师的钢琴,用“啦”模唱旋律。并为歌曲分段。(3)你能在引子部分体会出什么样的感情?分组视唱歌曲吧!(4)呼唤之后发生了什么呢?(5)视唱歌曲A段高声部(6)视唱歌曲A段低声部(8)填词演唱歌曲引子+A段(9)B段同样是诉说跟A段有什么不一样吗?(10)视唱B段高声部(11)视唱B段低声部(12)填词演唱B段(13)在尾声部分,跟引子同样的呼唤,你能听出不同的感情吗?(14)请同学们分组演唱,一组演唱高声部,另一组低声部,注意两个声部和谐统一。(15)完整演唱,有感情的演唱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2、聆听老师示范演唱,观察演唱者的情绪,轻声跟唱歌曲。3、标记出喜欢的歌词。并根据所听到的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做出正确的选择。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唱你们是不是对《榕树爷爷》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到我们的课堂中吧。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为歌曲编配舞蹈,比一比谁跳的好。 2、男女分组合唱,男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快来展示一下吧
积极参与小组演唱并展示表演。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个人的才能,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用分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以创编的形式来进行扩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兴趣,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二声部合唱作品,在歌曲的最后体现了告别,再过几个月大家就要毕业了,你们想怎样同母校告别呢?
了解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了解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感受二声部歌曲的美,同时歌曲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榕树爷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发现歌曲中不同的美。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板书
《榕树爷爷》引子
呼唤
诉说
B段
热烈地诉说尾声
告别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