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老牛和小羊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老牛和小羊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08 17: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一、教材分析
歌曲《老牛和小羊》为宫调式,四二拍,由三个乐句组成。歌曲中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分别用固定的动机表现,在第一、第二乐句反复出现,既为歌曲增添了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第三乐句合唱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乐句巧妙地把小羊与老牛的叫声设计为高低两个声部、形成四度和声,降低了学生学唱的难度。最后两小节又回到了齐唱,完美地结束在主音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技能目标: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能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
2.?分辨二声部,并演唱准确。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琴、老牛和小羊叫声音频。
五、教法学法
听唱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导入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春天到了,我们去郊外走一走吧!
师生演唱并且律动《郊游》。
2.师:我们坐下来静静的和大山来一次对话吧!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音乐课堂模式;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紧张心理。)
(二)情境导入
师:老师周末去李老师家串门,李老师家养了两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唱着歌,热闹极了,同学们听:李老师家养的什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初次聆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力;初次熟悉歌曲旋律。)
(三)发声练习
1.师:对了,它们就是《老牛和小羊》 老牛怎样叫?小羊呢?(学生模仿叫声)小羊的声音比老牛的声音怎么样?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学生回答)对了,老牛的声音低,小羊的声音高。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2.师生练习演唱:指导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了动脑、动口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听辨音的高低,提高聆听能力。)
(四)合唱练习
①下面老师就要邀请它们出场了,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谁?随后走来的又是谁?教师弹奏:22 1 │这又是谁? 6 6 5│ 学生分辨第一个声音是小羊,第二个声音是老牛。(师:为什么?生:老牛比小羊的声音低。)
②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它们身上的音符吧,出示乐谱 22 1 | 66 5│ 带领学生唱一唱。让我们加入它们的叫声唱一唱,加入歌词再唱一唱。22 1 | 66 5│
咩咩 叫│ 哞哞 叫│
③连贯两遍唱一唱 。
22 1 | 66 5 | 22 1 | 66 5 |
咩咩 叫 哞哞 叫 咩咩 叫 哞哞 叫
④让我们加入动作像这样分男、女生再唱一唱 。
22 1 | 66 5 | 22 1 | 66 5|(女生起立加入手势动作)
女 咩咩叫男哞哞叫女咩咩叫男哞哞 叫
⑤男女生同时唱,教师接唱后半句“它们要吃草”。
22 1 | 22 1 |
女 咩咩 叫 咩咩 叫
66 5 | 66 5 |
男 哞哞 叫 哞哞 叫
⑥学生连贯演唱第三乐句。
22 1 | 22 1 | 6 5 6 2 | 1 - |
女 咩咩 叫 咩咩 叫 它们 要吃 草
66 5 | 66 5 | 6 5 6 2 | 1 - |
男 哞哞 叫 哞哞 叫 它们 要吃 草
⑦请学生连贯演唱歌曲的第二、三乐句。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能够猜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名子叫...... 对了就是《老牛和小羊》揭示歌曲名称。
设计意图(训练“老牛”、“小羊”两者声音的结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循序渐进,在重点学唱歌曲前,完成二声部的练习。)
歌曲练唱
再听歌曲,学生找出歌曲中特别的地方。
(师:不过,这首歌里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等一会儿听完歌,看谁能够找出来。来!我们一边看书里的歌谱一边仔细听。)
1.边欣赏范唱边浏览歌谱,找出歌曲的小秘密:最后两句是老牛和小羊一起合唱的。 师:嗯!同学们都非常聪明!
2.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老牛和小羊合唱,好不好?(不弹琴)
3.完整聆听歌曲,学生随音乐一起演唱歌曲。
六、歌曲表现
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齐唱、合唱、领唱与齐唱、分角色演唱、合唱)
七、歌曲创编
把小羊、老牛换成其他的小动物进行演唱。设计意图(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合唱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进入课堂就一味的、单纯的进行二声部音乐技能训练,也许根本就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别谈什么取得好的效果之类的话题了。本节课一开始,首先通过师生谈话联系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的节奏,而且拉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进行的师生谈话、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模仿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了动脑、动口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在重点学唱歌曲,真正完成二声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首先针对歌曲特点,先模仿老牛和小羊的叫声,为第三乐句出现做准备,然后逐步把歌词带入旋律中,指导学生单声部旋律的演唱。最后针对歌曲中第九、第十小节合唱声部,指导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并相互配合演唱。
3.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创作、表演、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新音乐理念告诉我们:“要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好动,想象力丰富,在课堂的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创编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尝试合唱的表演兴趣。
不足之处:预设想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演唱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聆听能力,但歌曲学唱环节对出现的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是模糊的带过,导致一部分音乐素质稍差的学生有一段时间听课状态有些茫然。
总之,通过整节课中进行的几个活动,我深深地感到,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唱、倾听、创造、表演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生音乐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 价 内 容 评价方式 评 价 等 级
自评 小组评议 教师
评议
对以前学过的歌曲演唱熟练程度


A、准确;B、较准确;C、有忘词现象
课堂表演时对歌曲情感处理是否得当


A、得当;B、较得当;C、不全面
积极参加课堂的表演环节并能在表演中加进自己的思想。


A、突出;B、一般;3、不足
思维的创造性(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或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A、强;B、一般;C、很少
认真的学习态度 (模唱、表演唱、对歌词记忆的熟练程度)


A、认真;B、一般;C、不认真
课堂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程度


A、紧密;B、较紧密;C、没联系
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