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9 07: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了 解 电 路
第一节 电 是 什 么
自主预习
1.摩擦起电现象: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轻小物体,就说这些被摩擦后的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     棒上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     棒上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3.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     。?
(2)原理:            。?
4.摩擦起电实质:     在物体间的转移。?
5.静电感应:
(1)定义:带电体与未带电的导体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    到带电体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    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
(2)应用:               。?
1.走进生活: 用在干燥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    电,带等量    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1.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有哪些?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课堂自测(5分钟 20分)
1.(摩擦起电现象·3分)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看到水流靠近梳子,这是因为 _______。?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3分)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断 (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4分)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
A.摩擦后产生了新的电荷
B.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方向转移
C.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验电器·3分)如图所示的仪器叫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会发生电荷的转移,使两箔片带上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从而张开,因此验电器的作用是   。?
5.(验电器·3分)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原已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逐渐变小,则验电器原来带     电。?
6.(静电现象·4分)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A.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制作轮胎
C.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
D.尽可能保持印刷厂空气干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