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液 化
自主预习
1.液化:(教材P19~P20)
(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如水蒸气变为水。?
(2)特点:液化过程 。?
2.常见的液化现象:
(1) ;?
(2) ;?
(3) ;?
(4)生活中常见的雾。
1.回顾教材第3页【迷你实验室】“人造雨”中的现象:水蒸气与勺子的温度相比较, 的温度较高,水蒸气变成水滴的过程中要 热。?
2.凝固:
(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
(2)特点:凝固过程 。?
(3)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
1.什么是液化?
2.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液化?
课堂自测(5分钟 20分)
1.(液化放热·4分)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汽化和液化的判断·3分)雅安素有“雨城”“天漏”
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雨后的周公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下列关于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炊烟
3.(物态变化判断·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有一选项物态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此选项是
( )
4.(液化的条件·2分)如图所示,用电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5.(液化的应用·8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PAGE
-
3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自主预习
汽化:(教材P16~P17)
(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如水变为水蒸气。?
(2)特点:汽化过程 。?
(3)沸腾:
①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 。不同液体的沸点 (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特点: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 ,但温度 。?
(4)蒸发:(P18~P19)
①定义:只在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因素:液体 越高、液体 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液体蒸发就越快。?
③举例:用酒精擦拭高烧病人体表为其降温,利用了蒸发 。?
1.熔化:
(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
(2)特点:熔化过程 。?
2.熔点:
(1)定义:晶体 的温度。?
(2)晶体:有确定的 的固体。?
(3)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温度的固体。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
1.什么是汽化?
2.水沸腾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自测(5分钟 20分)
1.(沸点与气压·4分)驻守在藏区的边防士兵煮饺子需要用高压锅,这是因为当地海拔高,气压远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
100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3.(汽化吸热·4分)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这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因为体表汗液蒸发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
4.(探究水的沸腾实验·8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在水温升高到90
℃后,小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持续3
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
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 (选填“C”或“D”)图;?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