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三角形的外角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三个重要定理.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画图学习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再用上一节学过的证明技术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再由上面的结论直接推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通过对教材例2的学习,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定理: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
【情感态度】
经历由已知定理推出新定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推陈出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外角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画一个三角形,延长三角形的一边,就得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请根据图形探究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问题2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发现并证明吗?
问题3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教学说明】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对问题2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再写出证明过程.这里要重点指导,必要时板书示范.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
1.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归纳结论】1.定义: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为了方便,在每一个顶点处只取一个外角,所以一个三角形共有三个外角.
3.三个重要定理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注意:这里的不相邻三个字特别重要,不可缺少).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2.如图,∠AOB的两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35°,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点D反射后,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
)
A.35°
B.70°
C.110°
D.120°
3.如图,∠1,∠2,∠3是△ABC的三个外角,∠1∶∠2∶∠3=2∶3∶4,求∠1,∠2,∠3的度数.
4.五角星ABCDE中,∠A+∠B+∠C+∠D+∠E等于多少度.
5.如图,证明∠1>∠A.
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教学说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讲解.
【答案】1~5略.
6.解:(1)解法一:如图(甲),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
∵AC∥BD,∴∠PEA=∠PBD,
∵∠APB=∠PAE+∠PEA,
∴∠APB=∠PAC+∠PBD.
解法二:如图(乙),过点P作FP∥AC,
∴∠PAC=∠APF.∵AC∥BD,
∴FP∥BD.∴∠FPB=∠PBD.
∴∠APB=∠APF+∠FPB=∠PAC+∠PBD.
解法三:如图(丙),
∵AC∥BD,
∴∠CAB+∠ABD=180°.
即∠PAC+∠PAB+∠PBA+∠PBD=180°.
又∠APB+∠PBA+∠PAB=180°,∴∠APB=∠PAC+∠PBD.
(2)不成立.
(3)(a)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结论是∠PBD=∠PAC+∠APB.
(b)当动点P在射线BA上时,
结论是∠PBD=∠PAC+∠APB.
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任写一个即可).
(c)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结论是∠PAC=∠APB+∠PBD.
选择(a)证明:如图(丁),连接PA,连接PB交于AC于M.∵AC∥BD,∴∠PMC=∠PBD.
又∵∠PMC=∠PAM+∠APM,∴∠PBD=∠PAC+∠APB.
选择(b)证明:如图(戊),
∵点P在射线BA上,
∴∠APB=0°.∵AC∥BD,∴∠PBD=∠PAC.∴∠PBD=∠PAC+∠APB
或∠PAC=∠PBD+∠APB
或∠APB=0°,∠PAC=∠PBD.
选择(c)证明:如图(巳),连接PA,连接PB交AC于F
∵AC∥BD,∴∠PFA=∠PBD.
∵∠PAC=∠APF+∠PFA,∴∠PAC=∠APB+∠PBD.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1.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课时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即通过探究学习,指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得到结果,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或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或表述个人的体验,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后,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