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荷与电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9 18:1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上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
一.判断带电情况(共
2
小题)
A
、B
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
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A
、B
、C
三者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
)
A.小球
A
带负电
B.小球
B
带负电
C.小球
A
可能不带电
D.小球
B
可能不带电
如图所示,轻质棒
M
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
L
靠近
M

A
端时,A
端被
L
吸引,

(
)
A.
M
一定带负电
B.
M
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
L
失去电子
D.摩擦时,
L
得到电子
二.摩擦起电的本质(共
2
小题)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
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一端使其带电,然后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带电一
端的附近,发现它们互相吸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
B.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也互相吸引C.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的弱
D.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将互相排斥
(

1
页(共
6
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分布在原子核的内部
C.若两个轻小带电物体相互吸引,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是带异种电荷
D.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摩擦的方式带电,是通过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三.验电器和电流(共
4
小题)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木材、橡皮、塑料
B.石墨、大地、蒸馏水
C.金属、玻璃、溶液
D.人体、铜芯、盐水
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
电;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
A

B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
A
的金属球接触后,再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把
A

B
的金属球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得到电子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金属箔片带了异种电荷
C.金属杆接触两个金属球的瞬间,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A

B
D.如果将金属杆的绝缘手柄去掉,观察到的现象相同
四.短路(共
2
小题)
如图所示,开关
S
闭合后,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灯
L2
发光,灯
L1
不发光
B.电源被烧坏
C.
L1
灯丝被烧坏
D.
L2
灯丝被烧坏
如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
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
S
,当“定时开关”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
)
状态
时,播放器会播放音乐;若“播放器”不播放音乐,因为播放器
(选填“断路”或“被短路”
)

浙教版八上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带电情况(共
2
小题)
【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
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C
带正电;
由图可知,
A
、C
靠近时相互吸引,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可知,
A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
、C
靠近时相互排斥,则说明
B
一定带正电;

A

B
靠近时相互吸引,则表明
A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在小球
A

B
中,小球
B
一定带正电,小球
A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故选:
C

【解答】解:
AB
、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带负电,绝缘棒吸引轻质棒的
A
端,说明轻质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
A

B
错误;
CD
、绝缘棒带负电,是因为绝缘棒得到了电子,故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二.摩擦起电的本质(共
2
小题)
【解答】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互相吸引,则吸管带负电。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吸管带负电,得到电子,故
A
错误;
B
.餐巾纸摩擦过后的吸管的一端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吸管是绝缘体,另一端不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它们相互吸引,故
B
正确;
C
.物体摩擦后失去、得到电子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的强,故C
错误;
D
.餐巾纸摩擦过后的吸管的一端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吸管是绝缘体,另一端不带电,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它们相互吸引,故
D
错误。
故选:
B

【解答】解:
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发生定向移动形成形成电流,故
A
正确;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带负
电的电子分布在原子核的周围,故
B
错误;
C
、两个轻小带电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两个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故C
正确;
D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
错误。故选:
AC

三.验电器和电流(共
4
小题)
【解答】解:
A
、木材、橡皮、塑料均属于很好的绝缘体,故
A
错误。
B
、石墨、大地、蒸馏水中,蒸馏水属于绝缘体,故
B
错误。
C
、金属、玻璃、溶液中,玻璃属于绝缘体,故C
错误。
D
、人体、铜芯、盐水均属于导体,故
D
正确。
故选:
D

【解答】解:
A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
A
错误,
C
正确;
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
B
错误;
D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
D
错误;
故选:
C

【解答】解:(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与带电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因
为同种电荷相排斥,说明原来带正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失去电子造成的,当用玻璃棒和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金属箔张角变大,
原因是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上,由于电子属于负电荷,所以在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故答案为:正;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解答】解: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
A
错误;
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
A
接触后,验电器
A
也带上了正电,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
B
错误;
C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
B
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
A
转移,
B
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为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A

B
,故C
正确;
D
、如果将金属杆的绝缘手柄去掉,金属杆通过人体与大地接触,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人体导入大地,两验电
器的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故
D
错误。故选:
C

四.短路(共
2
小题)
【解答】解: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会形成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而两灯泡均不发光,并且完好无损。
故选:
B

【解答】解:由图可知,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断开,“播放器”形成通路,有电流通过,则“播放器”播放音乐。
闭合开关
S
,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形成通路,则会亮,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播放器不会播放音乐;
故答案为:断开;被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