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9 09: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众生懒懒散散地起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中华民国建立
平等、自由、民主、共和
思想传播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
——选自鲁迅《阿Q正传》
陈独秀(1879—1942)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任卓宣《陈独秀先生的生平与我的评论》
《传记文学》第30卷第5号
青年(法文)
卡内基(1835—1919):美国“钢铁大王”,个人奋斗的楷模,后半生致力于慈善事业。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应该是“自主而非奴隶的”、
“进步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迁往北京。
“《新青年》愈出愈好,销量也大了,最多一个月可以印一万五六千本了。”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
蔡元培
(1868—1940)
北大教师们的
发型服饰有何
特点?
(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
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
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蔡元培卷》
陈独秀
胡适
蔡元培
李大钊
鲁迅
辜鸿铭
新旧思想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思想革命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鲁迅(1881-1936)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1881-1936)
《狂人日记》
《药》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思想革命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思想革命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二)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他建议学生避免用典和对仗;避免模仿古人;要以真内容和真感情来写作。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学生:才疏学浅
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
谢谢。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
新文化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民主
共和
自由
平等
科学
1931年,受民主自由风气熏陶的“末代皇妃”文绣鼓起勇气向溥仪提出离婚。最终溥仪同意了这位“皇妃”的离婚要求。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新文化运动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提倡
反对专制
提倡
反对迷信
提倡
反对旧文学
民主
科学
新文学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思想启蒙与解放
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