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表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表格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9 10: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材版本
部编版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制定和实施使古巴比伦文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体现,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本课教学中需要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理清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知道该地区的文明成果,其中要重点关注《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七、八年级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但由于历史不是会考科目,学生重视不足,在课堂上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较弱。同时,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在历史学习上,石楼镇第二中学八年级(4)班的学生虽有尖子生,但中等生及偏下的学生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因此,要注重大力培养优生,树立榜样作用。重视中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稍微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意识,并引用多种有趣的资料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读图,让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2.通过对比各古代文明成果,利于学生区分各种文明成果。
3.通过视频、图片素材,学生充分了解楔形文字的书写方式、字形结构。
能力目标:
1.通过绘制时间轴,让学生理清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并掌握用绘制时间轴整理史实的方法。
2.通过视频材料、图片素材,让学生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并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谈话法;2.讲授法;3.小组合作;4.情境教学。
五、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1.视频剪辑。选取了歌曲《爱在西元前》、视频《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三个素材,进行剪辑,选取适当内容。 
2.PPT展示。PPT展示图片、文字等多种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 
思考歌词含义。 
调动学生兴趣,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二、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展示地图1、2、3,引导学生熟悉两河的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熟悉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
识读地图,树立时空观念。 
三、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绘制时间轴的关键词。
浏览课文,在研学案上绘制两河流域文明的时间轴,进行展示。
通过绘制两河流域文明的时间轴,熟悉两河流域文明的独立发展的过程,并熟悉课文。 
四、辨析文明成果 
展示世界各古代文明成果,并简要介绍。
 
简要辨认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并与其他古代文明成果作好区分。
 
通过辨认,区分各个古代的文明的主要成就。
五、楔形文字
播放视频《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拓印图片。重点了解楔形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字体形状。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①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②这种文字为何被称为楔形文字?
 通过观看视频,直观了解楔形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突破重点。
六、《汉谟拉比法典》 
 
 
 
 
介绍《汉谟拉比法典》的发掘过程与收藏地点。通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巴黎卢浮宫,近距离观看《汉谟拉比法典》,引导学生留意《汉谟拉比法典》的组成及其含义。
 
观看视频,留意观察石柱上方和下方构成,思考其含义。
 
通过视频,创设亲历博物馆的情境,直观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组成。
 
创设古巴比伦时光旅行情境:一场打架斗殴中,有两个人同样打伤了人的眼睛,但法官判其中1人只要赔钱,另一人却要受挖眼之刑。提问:这是为什么?
 
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条例,分析从中体现的古巴比伦社会特点。
 
通过教师引导,分析材料,初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特点。
 
引导学生完成【合作互研】第1题。并根据上述探究活动,教师总结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根据教师的引导方法,学生自主完成研学案【合作互研】第1题,根据其他法典的条例,分析古巴比伦社会的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并进行展示。
 
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条例,小组合作,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七、汉谟拉比的治国措施
 
引导学生完成【合作互研】第2题。并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
自主完成【合作互研】第2题,分析汉谟拉比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古巴比伦王国。
学生个人展示答案。
通过分析材料,提高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树立论从史出意识。
通过个人展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达标检测 
 
引导学生分析答案。
 
学生完成达标检测,分析答案。
 
检测本课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