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二、自学指导(预习课文107-108页,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知识点1
《红楼梦》
1.作者:前80回,作者____________,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
2.内容:以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
命运。
3.价值: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
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地位: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
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知识点2
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________时,成为一个全国
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________》。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
昇的《____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____》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________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由徽商组织的
_______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徽调在_______年间逐
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后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京剧
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三、点拨提升:给学生2分钟时间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抽取小组2
号同学代表小组意见回答问题,不完整的别的小组可以补充,过程中教师给与
点拨,最后教师出示完整答案。(1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中(一七六五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
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鬻于庙市。其本止八十回..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1)《石头记》即《红楼梦》,他的作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指出,《红楼梦》是以何种版本流传民间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
义是什么?
(3)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分析昆曲兴衰的主要原因。
当堂检测(5分钟)(找一名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师生共评)
1.“桃花诗社柳絮词”源自某明清小说的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
云偶填柳絮词”。该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3.《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评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D.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9世纪初流行这句话说明了(
)
A.饱读诗书已经没有价值
B.《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红楼梦》能替代其他一切文学作品
D.《红楼梦》已被纳入科举考试范围
5.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初
6.下列历史人物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杜甫—诗仙
B.汤显祖—《牡丹亭》
C.关汉卿—京剧D.孔尚任—《长生殿》
7.以徽剧、汉剧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新的
剧种,被称作“国粹”的是
(
)
A.评剧
B.话剧
C.京剧
D.越剧
8.京剧最终形成是在(
)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民国时期
D.康熙年间
9.下面关于四大名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一部描述宋代农民起义的小说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该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D.《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品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
10.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
散去”。这说明(
)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教学反思】
(勤学善思,收获多多)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封建社会
专制家长
知识点2
昆曲与京剧艺术
明朝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乾隆
四大徽班
道光
皮黄戏
京剧
点拨提升(1)曹雪芹。手抄本。
(2)《红楼梦》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
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①桃花扇
②长生殿
③牡丹亭
(4)戏剧创作是否联系现实生活,是否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是否不断创新等。
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D
B
C
D
C
B
C
A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