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点: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列强侵华罪行。
【自主学习】
课标内容: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1.时间1856
年10一1860年10月(咸丰年间)
2.原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
,扩大侵略权益。
②制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
3.侵略者:主凶一英法联军
;帮凶一美
、俄两国
4.经过
①《天津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强迫清政府分别与其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
北京
,增开汉口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
的合法化。
5.罪行
①英法联军:1860年,
攻入北京,大肆抢劫后火烧
。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
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②沙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6.性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7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程度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
1.英法和俄国侵略方式为何不同?
2.火烧圆明园是中国的屈辱,大家能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感受到什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夯实基础】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台儿庄战役
5.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培优提升】
1.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
1858
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
10
处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位于今天的(
)
A.广州
B.深圳
C.文昌
D.海口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一,分别写出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英国割占的领土。
(2)同图一相比较,图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英、法等国发动侵略战争在当时是为了开辟中国的市场,而沙俄是为了割占中国的领土,侵略目的不同的原因是两者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俄国是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侵略者的残暴,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就要挨打。
【夯实基础】
ABBBB
【培优提升】
BDC
4.
(1)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
(2)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
(3)
继续:战争的根本原因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扩大: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第二次鸦片战争相比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的报告书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不满足既得利益,
企图进一步打开市场
鸦片战争后,英、法等提出“修约”,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中英“亚罗号事件”
中法“马神甫事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识拓展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识拓展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中法“马神甫事件”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3)战争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侵略者
经过
结果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自主学习:根据课本完成表格
1856-1860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爆发标志)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胁北京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
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1858年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不平等条约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前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不同?
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陆开始延伸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60年8月
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跑,奕?留守
火烧圆明园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第二阶段:(1860年)
恭亲王奕?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维克多.雨果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残垣断壁
合作探究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的屈辱,大家能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感受到什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侵略者的残暴
落后就要挨打
清政府腐败无能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内容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在位:1825—1855),向中国的东进侵略是其主要政策。鸦片战争后,他更认为有可乘之机,遂加紧对华的侵略行动。早在1850年已被革职却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则徐,通过抄寄的京报消息,便预见性地判断:“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为,证实了林则徐的远见。
——摘编自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多万
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
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沙俄
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影
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原因
侵略者
开放通商口岸
领土主权
外交
1840—1842
1856—1860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中国打开市场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东南沿海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割占香港岛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比一比
完成表格,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经过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1860年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
1860年,火烧圆明园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2020·贵州黔南)2019年11月,流失海外近160年的圆明园“马首”回归祖国。导致其流失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黑龙江大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B
B
当堂测评
(2019·山东聊城)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山东东营)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
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B
B
当堂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