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9 12: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并联系这些应用题的算术解法。
2.进一步理解这些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的解答方法。
3.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同学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这些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口算练习题,另一块写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的练习(内容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设计说明
复习整理
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 —、口算练习
出示小黑板上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写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二、判断比例关系练习
出示另一块小黑板,指名回答下列数量关系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 )
2.把一袋大米平均分装成小袋,每小袋装的数量与装的袋数。( )
3.一段公路的长度—定,已经修完的长度与还没有修的长度。( )
4.总产量一定,每天的产量与生产的天数。( )
5.一本书的单价一定,售出的本数与总价。( )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它的宽。( )
三、复习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1.教师出示例5(如下)。
“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题里问的是‘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而不是求一共用多少天。在设未知数时要怎样设?列方程时应当怎样列?”
(1)设修完这条公路还要X天:
(2)设修完这条公路一共要X天。
= =
教师把两种解法都写在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在列方程时,要使等式的每一边都是对应的量相比。如:在第(1)种解法中,等式右边的分母是修完这条公路还要用的天数x,上面的分子就要用还要修的长度来对应是l2-1.5而不是12。
二是在第(2)种解法中,列方程求出的是一共要用多少天,还要减去已经修的3天,才是还要多少天。
2.与算术方法解答联系对比。
谁能再用算术方法解答这道题?教师概括:“用正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归一问题’。如果题目中没有限定解法,用哪种方法解答都可以。
3.学完例6,想一想它讲了怎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四、复习用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1.做练习二十六的第l题。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l题。
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做完以后,教师着重说明:“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成反比例。列方程解答时,要注意根据对应的两种量的积一定这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能不能用算术方法解答?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练习二十六的第2—5题。

独立在口算本练习。
先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讲。(题目中有两种量,修路的长度与修路时间,这两种量是相关的量,修路的长度随着修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题中间我们‘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其中 ‘照这样计算’就是说在修路过程中每天的工效不变,也就是说,修路的长度与修路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因此,这道题可以用正比例来解答。)
学生各自在练习本上解答。解答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口述自己的解法(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分别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指名口述解答方法。
指名学生讲。(让学生树立爱护绿化的思想)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解答方法。
指名学生讲。
渗透环境教育。
沟通反比例应用题与“归总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