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
)
A.酸雨危害
B.白色污染
C.PM2.5浓度
D.温室效应
2.下列为“回收利用”标志的是
A.
B.
C.
D.
3.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是(?
)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4.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D.用天然气、脱硫煤作燃料
5.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7.45g食盐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C.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D.用细砂进行过滤以软化硬水
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加油站、加气站等地严禁烟火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7.5.7日的四川凉山森林火灾让我们痛心,所以掌握安全知识对我们每个人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常识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等易燃物品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做灯火试验
D.汽车加油站、加气站严禁烟火,禁止拨打手机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直接焚烧秸秆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利用风力发电
9.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用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
B.为了健康长期饮用纯净水
C.冬天用煤炉取暖要保证室内通风
D.用食醋除去水垢
10.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B.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富氧空气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D.氢能源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11.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不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探究燃烧的条件
12.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③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或碱溶液;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13.用蜡烛可以完成很多化学实验。下列用蜡烛进行的实验,其现象正确的是
A.甲实验:观察到内焰处小木条最先炭化
B.乙实验:将燃烧的木条靠近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白烟不能点燃
C.丙实验:蜡烛燃烧后,天平指针逐渐向左偏转
D.丁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冷碟底部有黑色物质生成
1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增长,空气和水污染加重,酸雨的浇淋,森林的锐减,空气质量逐年不尽人意,土壤荒漠化面积的扩大,以及气候的变化…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期的雾霾天气我们有目共睹,济南市的市民也深受其害.今天我们中学生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通过学习化学请你判断人类的下列生产活动不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废气直接向大气排放
B.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量砍伐森林,以满足建设需要;大量捕杀濒危野生动物,以满足饮食需要
D.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和处置,回收可利用资源
二、填空题
15.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点燃甲烷前,先检验气体纯度
D
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16.煤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
(1)煤在空气中燃烧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煤燃烧给我们带来益处,同时排放出有污染的
SO2、NO2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17.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①牛肉、鸡蛋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②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防止因缺铁引起的_________。
(2)很多人喜欢穿纯棉服装,因为与合成纤维相比棉纤维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
(3)食品包装中冲氮气以防腐,其原因是氮气______________。
(4)雾霾是当前中国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①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了某些化石燃料,如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②为了减少雾霾,确保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植树种草
B.露天焚烧落叶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三、推断题
18.有研究方案表明:使用含汽油的混合燃料可以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该方案的一种模拟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
C____D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8H1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实验题
19.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A装置作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的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常温下,可选用B或C装置作为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请简述利用C装置制取氢气的优点。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请画出实验室使用集气瓶收集较干燥的甲烷气体的装置图。_______
2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们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②_______;
(2)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密度比水_________;
(3)通常保存少白磷的方法是_________;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
A
隔绝空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五、计算题
2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实验室制取0.4g氢气,理论上需要消耗金属锌的质量?______
22.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C
6.D
7.A
8.A
9.B
10.B
11.B
12.A
13.D
14.D
15.AC16.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酸雨
17.蛋白质
贫血
透气性好
化学性质稳定
煤(石油、天然气)
ACD
18.CO2
Ca(OH)2
H2
CaCO3
CO2
+
Ca(OH)2
=H2O+
CaCO3↓
2C8H18+
25O2
16CO2
+
18H2O
19.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0.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大
放在水中
D
21.13g
22.(1)有氧气存在,氧气有助燃性;(2)8g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