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含义: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地球公转的方向:
。(与自转方向一致)?
3.地球公转的周期:
。?
4.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总保持
的夹角,地轴始终指向
方向。?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序号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
?
?
?
?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
?
四季的形成
3、4、5月为
春季
6、7、8月为
夏季
9、10、11月为
秋季
12、1、2月为
冬季
6.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
、
、北寒带和南寒带。?
7.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的特征。
基础巩固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公转周期是一个月
C.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总保持66.5°夹角
D.公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运动
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四季的变化
C.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D.各地的时差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点位置时出现的现象是(
)
A.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
B.北半球黑夜变长
C.南半球植被茂盛
D.黄山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8个节气,在夏至前一个月左右。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据此完成4~5题。
4.小满的时间大概在每年的(
)
A.3月21日
B.6月6日
C.5月20日
D.12月22日
5.小满节气时段,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夜
读某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6~7题。
6.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
7.安徽省此时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能力提升
1.下列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
2.在齐鲁大地上,与“寒来暑往,大雁南飞,天气转凉”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回归线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今年五一期间,潍坊某中学的同学们到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并且记录下了2021年5月1日-5日天安门广场的升降国旗时间(升、降旗时间即为当天日出、日落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日期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5月5日
升旗时间
05:15
05:14
05:13
05:11
05:10
降旗时间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3.该表显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4.该时段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影子长度最长的日期是(
)
A.5月1日
B.5月2日
C.5月4日
D.5月5日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安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乙—丙之间
B.乙—丙—丁之间
C.丙—丁—甲之间
D.丁—甲—乙之间
6.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该日安徽最有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白天的时间最短
B.日出时间最早
C.室外人们的衣着最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
7.下列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于12月17日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读发射场和着陆场经纬度位置图,完成8~9题。
8.文昌发射场的坐标是(
)
A.38°N,98°E
B.4°N,110°E
C.19°N,110°E
D.19°S,110°W
9.发射的当天,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A.为秋季
B.正值高温
C.昼长夜短
D.昼夜等分
下图为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温度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四季分明
B.②④两地季节相反
C.③地无太阳直射现象
D.⑤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11.据图所示可推断出图示时刻(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B.②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③地多
C.北京正处于夏季
D.②地的学生正在放暑假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太阳直射点年运动变化示意图(图甲)。
(1)图甲中,当太阳直射点从②移动到③时,安徽省马鞍山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
(2)每年
前后,太阳直射点运动至图甲中③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材料二 圭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圭表,并展示了圭表示意图(图乙)。
(3)图乙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甲中
(填序号)位置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
方向。?
(4)如图乙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中国
地区(填纬度范围)。?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含义:指地球绕着 太阳 的旋转运动。?
2.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与自转方向一致)?
3.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 。?
4.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总保持 66.5° 的夹角,地轴始终指向 北极星 方向。?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序号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
昼长夜短 ?
昼夜平分 ?
昼短夜长 ?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赤道 ?
北回归线 ?
赤道 ?
南回归线 ?
四季的形成
3、4、5月为
春季
6、7、8月为
夏季
9、10、11月为
秋季
12、1、2月为
冬季
6.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7.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的特征。
基础巩固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公转周期是一个月
C.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总保持66.5°夹角
D.公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运动
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B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四季的变化
C.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D.各地的时差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点位置时出现的现象是(
D
)
A.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
B.北半球黑夜变长
C.南半球植被茂盛
D.黄山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8个节气,在夏至前一个月左右。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据此完成4~5题。
4.小满的时间大概在每年的(
C
)
A.3月21日
B.6月6日
C.5月20日
D.12月22日
5.小满节气时段,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夜
读某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6~7题。
6.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C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
7.安徽省此时正处于(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能力提升
1.下列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A
)
2.在齐鲁大地上,与“寒来暑往,大雁南飞,天气转凉”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关的是(
D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回归线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今年五一期间,潍坊某中学的同学们到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并且记录下了2021年5月1日-5日天安门广场的升降国旗时间(升、降旗时间即为当天日出、日落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日期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5月5日
升旗时间
05:15
05:14
05:13
05:11
05:10
降旗时间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3.该表显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
B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4.该时段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影子长度最长的日期是(
A
)
A.5月1日
B.5月2日
C.5月4日
D.5月5日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安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D
)
A.甲—乙—丙之间
B.乙—丙—丁之间
C.丙—丁—甲之间
D.丁—甲—乙之间
6.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该日安徽最有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B
)
A.白天的时间最短
B.日出时间最早
C.室外人们的衣着最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
7.下列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D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于12月17日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读发射场和着陆场经纬度位置图,完成8~9题。
8.文昌发射场的坐标是(
C
)
A.38°N,98°E
B.4°N,110°E
C.19°N,110°E
D.19°S,110°W
9.发射的当天,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A
)
A.为秋季
B.正值高温
C.昼长夜短
D.昼夜等分
下图为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温度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地四季分明
B.②④两地季节相反
C.③地无太阳直射现象
D.⑤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11.据图所示可推断出图示时刻(
A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B.②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③地多
C.北京正处于夏季
D.②地的学生正在放暑假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太阳直射点年运动变化示意图(图甲)。
(1)图甲中,当太阳直射点从②移动到③时,安徽省马鞍山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昼变短,夜变长 。?
(2)每年 9月23日(或秋分日) 前后,太阳直射点运动至图甲中③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赤道(或0°纬线) 。?
材料二 圭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圭表,并展示了圭表示意图(图乙)。
(3)图乙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甲中 ④ (填序号)位置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 南北 方向。?
(4)如图乙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中国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填纬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