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7 16:10:49

文档简介

粤教版地理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1·贺州)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大理漾濞连续发生多次2.8级至6.4级地震。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板块张裂运动 B.①和⑤板块碰撞挤压
C.①和⑥板块碰掩挤压 D.⑤和⑥板块张裂运动
2.板块运动可能造成(  )
A.地中海不断扩张 B.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大西洋将会消失 D.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云南位于①亚欧板块和⑥印度洋板块两个板块交界的位置,受板块挤压影响,多地震,C正确。①②张裂形成红海,A错误。①⑤碰撞挤压使得日本附近多火山地震,B错误。⑤⑥应为碰撞挤压,D错误。
2.地中海在板块不断挤压下面积不断缩小,A错误。红海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下,面积不断扩大,B正确。大西洋主要为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板块挤压,将会继续隆升,D错误。
3.(2021·泰安)2021年5月21日、22日,我国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分别发生6.4级和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展开了积极的抗震救灾工作。据图文资料分析,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地震都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B.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C.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建筑物下避险
D.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本次地震都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B符合题意;
C. 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空旷地带避险,C不符合题意;
D. 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21八下·漳平期中) 读材料与“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2018年11月26日0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福建广东多地有震感。
4.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震都发生在板块内部
B.地震与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交界地带都是相互挤压的
D.板块内的海洋与陆地是稳定不动的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答案】4.D
5.B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4.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包括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除一些小的群岛以外,其余都是海洋,故答案为:D。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故A错误、B正确。板块交界处既有挤压,也有张裂运动,故C错误。板块内部的海洋与陆地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有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6.当地震发生时,在高档室内如来不及离开,可以躲到空间较小的卫生间、墙角或坚固的桌子下,故A错误、B正确。在室外要离开高大建筑物,包括电线杆、广告牌等,故C错误。在室外在躲在空旷的地方,不能进入建筑物内,故D错误。故答案为:B。
7.(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环太冰洋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 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及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分析可知,环太冰洋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但和非洲板块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8.(2021七上·甘孜期末)地中海不断缩小,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的运动有关(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中海因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中海将不断缩小,最终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会连在一起,故答案为:A。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9.(2021七上·枣阳期末)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证据,根据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张
D.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缩小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A错误。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B正确。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C错误。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大,会成为新的海洋,D错误。故B符合题意。选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2021七上·丹江口期末)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B.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
C.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稳定不动
【答案】10.B
11.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主要包括印度洋北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印度洋板块。故答案为:B。
1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七大板块(又说六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的,A错误。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等大面积的陆地,B错误。各板块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D错误。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正确。故答案为:C。
12.(2021六上·龙凤期末)大洋洲属于哪个板块(  )
A.非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根据各板块的位置可知,大洋洲位于印度洋板块,所以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3.(2021六上·龙凤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C.板块交界处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在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现象,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21七上·濮阳期末)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地理演示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同学演示的是(  )
A.对流雨成因 B.板块挤压 C.板块张裂 D.大陆漂移
15.下列地形区的成因,可以用该演示解释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红海
C.东非大裂谷 D.亚马孙平原
【答案】14.B
15.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4.由图可知,该同学演示的是板块受到挤压会出现隆起的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一部分,故答案为:B。
15.由上题可知,该同学演示的是地球上板块受到挤压出现隆起的现象,以上四个现象中,可以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亚马孙平原是河流的冲积形成的,故答案为:A。
(2021七上·南平期末) 2020年3月25日,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发生7.5级地震,日本及美国均发布了海啸预警。下图示意海啸预警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本次地震发生在(  )
A.亚欧板块内部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太平洋板块与北冰洋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17.此次地震如果引发海啸,以下地区受影响较大的是(  )
A.亚洲西海岸 B.北冰洋沿岸
C.北美洲东海岸 D.澳大利亚东海岸
【答案】16.B
17.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6.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所以本次地震不可能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A错误;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根据材料结合地图可知本次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正确;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不存在北冰洋板块,C错误;本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不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D错误。故答案为:B。
17.离震中越近,所受影响越大,本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题中四个选项中,离震中最近的地区是澳大利亚东海岸,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七上·长乐期末)宋朝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18.高山有螺蚌壳,说明(  )
A.螺蚌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此山由火山喷发而成
C.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 D.此处从陆地下沉为水域
19.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实例是(  )
A.青海湖的水域面积逐渐在缩小 B.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
C.内蒙古草原景观的季节性变化 D.威尼斯水城出现严重水灾
【答案】18.C
19.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18.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故答案为:C。
19.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成为现在的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选项ACD不属于海陆变迁;故答案为:B。
(2021七上·攀枝花期末)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由海洋组成的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1.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______海在不断____,原因是板块的____运动,横线上应填的是(  )
A.地中 缩小 张裂 B.红 扩大 挤压
C.地中 缩小 挤压 D.红 扩大 张裂
【答案】20.C
21.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其中太平洋板块全部由海洋组成的。
(2)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碰撞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
20.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由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C正确,故答案为:C。
21.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张裂,所以红海面积会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所以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横线上应填红、扩大、张裂,D正确,故答案为:D。
22.(2021七上·攀枝花期末)2019年6月16日,在新西兰马德克群岛发生7.2级地震。读局部板块分布图,分析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新西兰是太平洋上的岛国,大洋洲主要处于印度洋板块,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正确。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亚洲的东部,A错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南美洲的南部,B错误。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主要位于印度洋的南部,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火山、地震带:
分布规律及原因: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原因是这里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23.(2021七上·怀仁期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②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
③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容易形成海洋或者裂谷④板块内部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容易形成高山、岛链,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二、综合题
24.(2021七上·勃利期末)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   板块。
(2)澳大利亚位于   板块。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在板块的哪里   。
(4)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
【答案】(1)太平洋
(2)印度洋
(3)板块的交界处
(4)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
(2)根据图中板块的名称可以判断,澳大利亚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4)全球火山地震集中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这两大地带位于多个板块交界处,地壳非常活跃。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由大洋组成,其他板块则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
(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5.(2021七上·澄海期末)北京时间11月22日18时5分(当地时间11月22日19时5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6.55度,东经141.20度。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②   板块; ③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   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日本群岛的形成是   和   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4)日本作为全球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地震,我们应做好防震减灾安全工作。请你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至少2种)。
【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
(3)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4)①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②或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③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为:②是南极洲板块、③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地震发生时,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是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点评】(1)(2)(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1 / 1粤教版地理 七上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1·贺州)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晚,云南大理漾濞连续发生多次2.8级至6.4级地震。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板块张裂运动 B.①和⑤板块碰撞挤压
C.①和⑥板块碰掩挤压 D.⑤和⑥板块张裂运动
2.板块运动可能造成(  )
A.地中海不断扩张 B.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大西洋将会消失 D.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3.(2021·泰安)2021年5月21日、22日,我国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分别发生6.4级和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展开了积极的抗震救灾工作。据图文资料分析,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地震都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B.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C.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建筑物下避险
D.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2021八下·漳平期中) 读材料与“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2018年11月26日0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福建广东多地有震感。
4.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震都发生在板块内部
B.地震与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交界地带都是相互挤压的
D.板块内的海洋与陆地是稳定不动的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7.(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环太冰洋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8.(2021七上·甘孜期末)地中海不断缩小,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的运动有关(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9.(2021七上·枣阳期末)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证据,根据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张
D.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缩小
(2021七上·丹江口期末)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B.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
C.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稳定不动
12.(2021六上·龙凤期末)大洋洲属于哪个板块(  )
A.非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3.(2021六上·龙凤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C.板块交界处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2021七上·濮阳期末)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地理演示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同学演示的是(  )
A.对流雨成因 B.板块挤压 C.板块张裂 D.大陆漂移
15.下列地形区的成因,可以用该演示解释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红海
C.东非大裂谷 D.亚马孙平原
(2021七上·南平期末) 2020年3月25日,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发生7.5级地震,日本及美国均发布了海啸预警。下图示意海啸预警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本次地震发生在(  )
A.亚欧板块内部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太平洋板块与北冰洋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17.此次地震如果引发海啸,以下地区受影响较大的是(  )
A.亚洲西海岸 B.北冰洋沿岸
C.北美洲东海岸 D.澳大利亚东海岸
(2021七上·长乐期末)宋朝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18.高山有螺蚌壳,说明(  )
A.螺蚌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此山由火山喷发而成
C.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 D.此处从陆地下沉为水域
19.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实例是(  )
A.青海湖的水域面积逐渐在缩小 B.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
C.内蒙古草原景观的季节性变化 D.威尼斯水城出现严重水灾
(2021七上·攀枝花期末)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由海洋组成的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1.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______海在不断____,原因是板块的____运动,横线上应填的是(  )
A.地中 缩小 张裂 B.红 扩大 挤压
C.地中 缩小 挤压 D.红 扩大 张裂
22.(2021七上·攀枝花期末)2019年6月16日,在新西兰马德克群岛发生7.2级地震。读局部板块分布图,分析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23.(2021七上·怀仁期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②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
③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容易形成海洋或者裂谷④板块内部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24.(2021七上·勃利期末)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   板块。
(2)澳大利亚位于   板块。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在板块的哪里   。
(4)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
25.(2021七上·澄海期末)北京时间11月22日18时5分(当地时间11月22日19时5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6.55度,东经141.20度。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②   板块; ③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   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日本群岛的形成是   和   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4)日本作为全球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地震,我们应做好防震减灾安全工作。请你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至少2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向两侧拉张,所以处在生长边界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面积将逐渐扩大;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板块发生挤压碰撞,该区域则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1.云南位于①亚欧板块和⑥印度洋板块两个板块交界的位置,受板块挤压影响,多地震,C正确。①②张裂形成红海,A错误。①⑤碰撞挤压使得日本附近多火山地震,B错误。⑤⑥应为碰撞挤压,D错误。
2.地中海在板块不断挤压下面积不断缩小,A错误。红海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下,面积不断扩大,B正确。大西洋主要为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板块挤压,将会继续隆升,D错误。
3.【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本次地震都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B符合题意;
C. 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空旷地带避险,C不符合题意;
D. 此次发生地震的两地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4.D
5.B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4.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包括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除一些小的群岛以外,其余都是海洋,故答案为:D。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故A错误、B正确。板块交界处既有挤压,也有张裂运动,故C错误。板块内部的海洋与陆地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有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6.当地震发生时,在高档室内如来不及离开,可以躲到空间较小的卫生间、墙角或坚固的桌子下,故A错误、B正确。在室外要离开高大建筑物,包括电线杆、广告牌等,故C错误。在室外在躲在空旷的地方,不能进入建筑物内,故D错误。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 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及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分析可知,环太冰洋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但和非洲板块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8.【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中海因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中海将不断缩小,最终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会连在一起,故答案为:A。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9.【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A错误。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B正确。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C错误。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大,会成为新的海洋,D错误。故B符合题意。选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答案】10.B
11.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0.图中字母A代表的板块名称是主要包括印度洋北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印度洋板块。故答案为:B。
1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七大板块(又说六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的,A错误。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等大面积的陆地,B错误。各板块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D错误。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正确。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根据各板块的位置可知,大洋洲位于印度洋板块,所以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3.【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在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现象,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14.B
15.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4.由图可知,该同学演示的是板块受到挤压会出现隆起的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一部分,故答案为:B。
15.由上题可知,该同学演示的是地球上板块受到挤压出现隆起的现象,以上四个现象中,可以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亚马孙平原是河流的冲积形成的,故答案为:A。
【答案】16.B
17.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
16.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所以本次地震不可能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A错误;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根据材料结合地图可知本次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正确;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不存在北冰洋板块,C错误;本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不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D错误。故答案为:B。
17.离震中越近,所受影响越大,本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附近题中四个选项中,离震中最近的地区是澳大利亚东海岸,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8.C
19.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18.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故答案为:C。
19.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成为现在的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选项ACD不属于海陆变迁;故答案为:B。
【答案】20.C
21.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其中太平洋板块全部由海洋组成的。
(2)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碰撞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
20.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由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C正确,故答案为:C。
21.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张裂,所以红海面积会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所以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横线上应填红、扩大、张裂,D正确,故答案为:D。
22.【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新西兰是太平洋上的岛国,大洋洲主要处于印度洋板块,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正确。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亚洲的东部,A错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南美洲的南部,B错误。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主要位于印度洋的南部,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火山、地震带:
分布规律及原因: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原因是这里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23.【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容易形成高山、岛链,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24.【答案】(1)太平洋
(2)印度洋
(3)板块的交界处
(4)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
(2)根据图中板块的名称可以判断,澳大利亚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4)全球火山地震集中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这两大地带位于多个板块交界处,地壳非常活跃。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由大洋组成,其他板块则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
(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5.【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
(3)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4)①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②或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③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为:②是南极洲板块、③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地震发生时,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是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
【点评】(1)(2)(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