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1 09:58:37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较量(jiào) 剌叭(lǎ) 雕像(diāo)
B.爱慕(mù) 凯歌(kǎi) 中伤(zhòng)
C.庇护(bì) 气概(kài) 跐蹈(cǐ)
D.崩坠(zhuì) 溉汲(gài) 引弦(xuán)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
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
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我们从郑振铎的《猫》一文中感受到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主要源于他对猫的喜爱。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伊索。
C.《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些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D.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个词都是代词。 赫耳墨斯觉得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4.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C.《皇帝的新装》《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都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D.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B.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6.下列各组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强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一反常态,表明自己不悲秋而爱秋的句子是“   ,   。”
8.谣言,即不实的传闻的滋生和泛滥,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网络谣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漫画解说)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这幅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表达的观点。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案例一
2020年2月5日13时许,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通过抖音上传发布“村霸收费放车”视频,请公安机关核实处理。接报后,四屯派出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四屯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网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认真调查,确认了造谣滋事者的身份信息和住址,于当日17时许,将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
案例二
2020年2月6日,部分微信群中有一则“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有关信息。西安航空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着重声明,目前辖区尚无疑似及确诊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3)(献计献策)如何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
①请你提两点建议。[第(2)题材料中涉及的方法除外]
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二、名著导读
9.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郞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摔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牙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有删改)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有删改)
(1)“受他降伏”指的是(  )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2)“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________,并帮助祭赛同王收回了佛宝。(  )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3)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有删改)
(1)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情节。
不受重视,努力练习跑跳→   →吓到母鸭,受到惩罚→   →   →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3)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读罢此文,你获得乎哪些人生启示?请你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选择的角度 启示 我要补充
小猎狗 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 ①   
猎人(人们) 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②   
③    不要嘲笑别人 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②“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③“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⑤“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⑥“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⑦“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⑧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⑨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⑩“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他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请概括选文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⑧:   。
⑨— :皇帝穿新衣游行,小孩揭穿骗局。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句子中划线词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内臣们怎样的心理?)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②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4)作者让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目的是什么?
四、写作题
12.请以“那一天,我真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体不限,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剌——喇;
C.概gài;
D.弦xián;
故答案为:B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2.【答案】D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
【解析】【分析】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使用正确;
B.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使用正确;
C.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使用正确;
D.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此处用于“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3.【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A. 《猫》一文中表达的是对弱者的同情而非对猫的喜爱;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D.“多少”是名词;
故答案为:C
【点评】课文内容理解,要反复阅读文章,准确把握课文作家作品、主旨等知识点,还要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答案】C
【知识点】外国文学;寓言;历法;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C.错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的代表作。
故答案为:C
【点评】文学常识涉及面比较广,作家作品、古代官职称谓、历法等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5.【答案】A
【知识点】贬义词;褒义词
【解析】【分析】A.“狡猾”本来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指孩子顽皮、可爱,所以是贬词褒用,词的感彩发生变化。
B.“满心欢喜”褒义词。
C.“敬佩”褒义词。
D.“狭隘”贬义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感彩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注意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把握词语的感彩的变化。
6.【答案】C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读病句的修改能力。C.“精力”不能与“健康”搭配,修改为“充沛”与“身体”也不搭配。正确的修改应该是“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7.【答案】(1)君问归期未有期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风吹散马蹄声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故答案为:⑴ 君问归期未有期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⑶ 秋风吹散马蹄声 ⑷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8.【答案】(1)(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2)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知识点】图表信息;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根据漫画中“网络谣言”四个字幻化成两颗炸弹,被投向两个人的头部,可知网络谣言的危险性。据此可表述观点为:网络谣言是“毒瘤”
(2)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材料一写的是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将在抖音上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材料二写的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在微信群中散布“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信息的相关人员。综合两则案例,可知其相同点是:造谣、散谣者受到法律制裁。
(3)①本题考查提建议。可从法律制定、网络监管等角度思考,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示例:1)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惩不法网站;2)互联网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3)网民: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发布、不传播谣言,做到对自己负责任,坚持理性上网,学会抵制不良诱惑。②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体现对网络谣言的遏制。示例1:让网络谣言止于你我,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示例2:网络谣言须明辨,自觉抵制不传谣!
故答案为:⑴ (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⑵ 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⑶ 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点评】⑴图文转换的题型,一定要通读题干,从宏观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仔细观察图片的各个组成部分,具体分析各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图,然后再进行阐述,切忌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此类整体感知的题目,要通读材料,带着问题找到相关段落细读(即定点阅读),从中提取或概括要点回答。
⑶建议要从不同角度去提,而且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有感召力,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1)B
(2)C
(3)前:不服输,胜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经典情节的记忆以及人物性格的概括。前两道题,可根据记忆进行回答即可。两段文字分别出自大闹天宫之时和取经路上遇难,因此孙悟空的性格发生变化。从两段内容来看, 前期悟空不服输,胜子急。后期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故答案为:⑴B⑵C⑶ 前:不服输,胜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0.【答案】(1)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2)“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3)①小猎狗一开始以为是因自己的罗圈腿而被主人忽视,它为此“感到害羞”。②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③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十条猎狗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故事的情节,从开头到“说它是傻瓜”写罗圈腿的小猎狗因不受主人的重视,开始努力练习跑跳;从“终于,有一天”到“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写它练习跳高时调到养鸡场,受到主人的惩罚;从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到“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写它吓到母鸭,受到惩罚;从“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到“还是能吃上肉”写它看守看葵花田,每天跟着葵花来回跑到,非常疲倦;从“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到“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写它出人意料地猎杀了大公狼;最后几段写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据此分析答题。
(2)结合语境分析,小猎狗的主人在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就挤到前面想让猎人看到自己,可即使它挤到前面,猎人像它不存在一样,依然 把目光越过它,去数后面十条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也体会到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3)结合小猎狗的经历分析,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是因为它长着罗圈腿,不像其它猎狗一样长着健壮而又美丽的腿。小猎狗受到主人的忽视,于是开始练习跑、跳,它练就了一身跑跳的本领,终于机会来了,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从而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 从小猎狗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自己长着罗圈腿而不受主人的重视,但它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练就了一身本领,并靠自己的本领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众人的称赞,这启示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猎人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长着罗圈腿就不受主人重视,这启示我们不可以貌取人;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十条猎狗的角度进行分析。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⑵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⑶ “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⑷①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②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③十条猎狗
【点评】⑴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情节。
⑵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11.【答案】(1)皇帝穿上新衣,群臣极力赞美
(2)①“似乎”一词不能删去。“似乎”表示不确定,突出了皇帝此刻心里的忐忑不安,他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②本句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内臣们的紧张、害怕、担心的心理,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不存在,还要装模作样地表演,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不称职,生怕被别人嘲笑。
(3)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句是市民的话,表明他们已认可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4)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这篇童话以“新衣”为线索,因此概括时要围绕“新衣”进行概括,选文第 ①—⑧段主要写骗子为皇帝穿上新衣,然后群臣都极力地赞美。
(2)①首先要理解“似乎”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似乎”表示猜测,不确定,结合语境分析,皇帝理智上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情感上他还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承认自己被骗就是承认自己的愚蠢,但被骗就是事实,不承认只能说明皇帝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如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故不能删去。 ②“东摸西摸”“开不走”“托着”都是对内臣的动作描写,他们每个人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但他们还必须装模作样,因为不那样的话就会被认为愚蠢、不称职,会被人嘲笑。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3)结合语境分析,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这句话是那个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还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新衣服。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是市民自己的话,市民已经明确表示皇帝没有穿衣服,“实在”是向被人强调他的观点。
(4)这篇童话中皇帝、大臣、百姓这些大人明明自己看不到新衣服,但是为了向被人证明自己并不愚蠢,自己是一个称职的人,都跟着说假话,而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由此看来,孩子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自欺欺人,不像大人一样顾虑重重。因此作者让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故答案为:⑴ 皇帝穿上新衣,群臣极力赞美
⑵ ①“似乎”一词不能删去。“似乎”表示不确定,突出了皇帝此刻心里的忐忑不安,他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②本句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内臣们的紧张、害怕、担心的心理,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不存在,还要装模作样地表演,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不称职,生怕被别人嘲笑。
⑶ 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句是市民的话,表明他们已认可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⑷ 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和心情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⑶本题考查赏析人物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⑷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12.【答案】略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写作能力。标题为半命题,此类作文关键在于填好关键词,有什么杨=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我们的人生收获了很大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事、才有生活,有东西可写。横线上可填“高兴”“棒”“傻”“小气”“不甘心”等。注意题目中还有限定词“那一天”,要把“那一天”一面写出来。题目难度不大,但审题有一定的要求。
【点评】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决定写作内容,然后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好人拿手的体裁进行写作,注意条理要清楚,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真情实感。
1 / 1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较量(jiào) 剌叭(lǎ) 雕像(diāo)
B.爱慕(mù) 凯歌(kǎi) 中伤(zhòng)
C.庇护(bì) 气概(kài) 跐蹈(cǐ)
D.崩坠(zhuì) 溉汲(gài) 引弦(xuán)
【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剌——喇;
C.概gài;
D.弦xián;
故答案为:B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
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
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D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
【解析】【分析】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使用正确;
B.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使用正确;
C.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使用正确;
D.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此处用于“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我们从郑振铎的《猫》一文中感受到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主要源于他对猫的喜爱。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伊索。
C.《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些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D.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个词都是代词。 赫耳墨斯觉得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A. 《猫》一文中表达的是对弱者的同情而非对猫的喜爱;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D.“多少”是名词;
故答案为:C
【点评】课文内容理解,要反复阅读文章,准确把握课文作家作品、主旨等知识点,还要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C.《皇帝的新装》《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都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D.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案】C
【知识点】外国文学;寓言;历法;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C.错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的代表作。
故答案为:C
【点评】文学常识涉及面比较广,作家作品、古代官职称谓、历法等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B.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答案】A
【知识点】贬义词;褒义词
【解析】【分析】A.“狡猾”本来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指孩子顽皮、可爱,所以是贬词褒用,词的感彩发生变化。
B.“满心欢喜”褒义词。
C.“敬佩”褒义词。
D.“狭隘”贬义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感彩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注意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把握词语的感彩的变化。
6.下列各组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强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答案】C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读病句的修改能力。C.“精力”不能与“健康”搭配,修改为“充沛”与“身体”也不搭配。正确的修改应该是“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一反常态,表明自己不悲秋而爱秋的句子是“   ,   。”
【答案】(1)君问归期未有期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风吹散马蹄声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故答案为:⑴ 君问归期未有期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⑶ 秋风吹散马蹄声 ⑷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8.谣言,即不实的传闻的滋生和泛滥,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网络谣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漫画解说)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这幅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表达的观点。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案例一
2020年2月5日13时许,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通过抖音上传发布“村霸收费放车”视频,请公安机关核实处理。接报后,四屯派出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四屯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网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认真调查,确认了造谣滋事者的身份信息和住址,于当日17时许,将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
案例二
2020年2月6日,部分微信群中有一则“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有关信息。西安航空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着重声明,目前辖区尚无疑似及确诊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3)(献计献策)如何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
①请你提两点建议。[第(2)题材料中涉及的方法除外]
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案】(1)(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2)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知识点】图表信息;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根据漫画中“网络谣言”四个字幻化成两颗炸弹,被投向两个人的头部,可知网络谣言的危险性。据此可表述观点为:网络谣言是“毒瘤”
(2)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材料一写的是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将在抖音上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材料二写的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在微信群中散布“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信息的相关人员。综合两则案例,可知其相同点是:造谣、散谣者受到法律制裁。
(3)①本题考查提建议。可从法律制定、网络监管等角度思考,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示例:1)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惩不法网站;2)互联网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3)网民: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发布、不传播谣言,做到对自己负责任,坚持理性上网,学会抵制不良诱惑。②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体现对网络谣言的遏制。示例1:让网络谣言止于你我,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示例2:网络谣言须明辨,自觉抵制不传谣!
故答案为:⑴ (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⑵ 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⑶ 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点评】⑴图文转换的题型,一定要通读题干,从宏观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仔细观察图片的各个组成部分,具体分析各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图,然后再进行阐述,切忌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此类整体感知的题目,要通读材料,带着问题找到相关段落细读(即定点阅读),从中提取或概括要点回答。
⑶建议要从不同角度去提,而且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有感召力,言之有理即可。
二、名著导读
9.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郞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摔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牙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有删改)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有删改)
(1)“受他降伏”指的是(  )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2)“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________,并帮助祭赛同王收回了佛宝。(  )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3)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1)B
(2)C
(3)前:不服输,胜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经典情节的记忆以及人物性格的概括。前两道题,可根据记忆进行回答即可。两段文字分别出自大闹天宫之时和取经路上遇难,因此孙悟空的性格发生变化。从两段内容来看, 前期悟空不服输,胜子急。后期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故答案为:⑴B⑵C⑶ 前:不服输,胜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有删改)
(1)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情节。
不受重视,努力练习跑跳→   →吓到母鸭,受到惩罚→   →   →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3)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读罢此文,你获得乎哪些人生启示?请你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选择的角度 启示 我要补充
小猎狗 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 ①   
猎人(人们) 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②   
③    不要嘲笑别人 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
【答案】(1)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2)“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3)①小猎狗一开始以为是因自己的罗圈腿而被主人忽视,它为此“感到害羞”。②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③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十条猎狗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故事的情节,从开头到“说它是傻瓜”写罗圈腿的小猎狗因不受主人的重视,开始努力练习跑跳;从“终于,有一天”到“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写它练习跳高时调到养鸡场,受到主人的惩罚;从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到“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写它吓到母鸭,受到惩罚;从“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到“还是能吃上肉”写它看守看葵花田,每天跟着葵花来回跑到,非常疲倦;从“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到“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写它出人意料地猎杀了大公狼;最后几段写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据此分析答题。
(2)结合语境分析,小猎狗的主人在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就挤到前面想让猎人看到自己,可即使它挤到前面,猎人像它不存在一样,依然 把目光越过它,去数后面十条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也体会到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3)结合小猎狗的经历分析,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是因为它长着罗圈腿,不像其它猎狗一样长着健壮而又美丽的腿。小猎狗受到主人的忽视,于是开始练习跑、跳,它练就了一身跑跳的本领,终于机会来了,它用平时练就的本领扑杀了一只雄壮的公狼,从而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人们的赞叹,罗圈腿成了荣誉的象征,它为此而“感到骄傲”。
(4) 从小猎狗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自己长着罗圈腿而不受主人的重视,但它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练就了一身本领,并靠自己的本领赢得了主人的重视和众人的称赞,这启示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猎人的角度分析,小猎狗因长着罗圈腿就不受主人重视,这启示我们不可以貌取人;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十条猎狗的角度进行分析。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跳到养鸡场,受到惩罚;看葵花田,每天很疲倦;出人意料,猎杀公狼
⑵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⑶ “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⑷①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或: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②不可以貌取人(或:要看到别人的努力)。③十条猎狗
【点评】⑴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情节。
⑵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②“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③“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⑤“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⑥“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⑦“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⑧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⑨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⑩“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他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请概括选文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⑧:   。
⑨— :皇帝穿新衣游行,小孩揭穿骗局。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句子中划线词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内臣们怎样的心理?)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②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4)作者让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目的是什么?
【答案】(1)皇帝穿上新衣,群臣极力赞美
(2)①“似乎”一词不能删去。“似乎”表示不确定,突出了皇帝此刻心里的忐忑不安,他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②本句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内臣们的紧张、害怕、担心的心理,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不存在,还要装模作样地表演,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不称职,生怕被别人嘲笑。
(3)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句是市民的话,表明他们已认可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4)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这篇童话以“新衣”为线索,因此概括时要围绕“新衣”进行概括,选文第 ①—⑧段主要写骗子为皇帝穿上新衣,然后群臣都极力地赞美。
(2)①首先要理解“似乎”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似乎”表示猜测,不确定,结合语境分析,皇帝理智上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情感上他还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承认自己被骗就是承认自己的愚蠢,但被骗就是事实,不承认只能说明皇帝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如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故不能删去。 ②“东摸西摸”“开不走”“托着”都是对内臣的动作描写,他们每个人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但他们还必须装模作样,因为不那样的话就会被认为愚蠢、不称职,会被人嘲笑。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3)结合语境分析,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这句话是那个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还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新衣服。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是市民自己的话,市民已经明确表示皇帝没有穿衣服,“实在”是向被人强调他的观点。
(4)这篇童话中皇帝、大臣、百姓这些大人明明自己看不到新衣服,但是为了向被人证明自己并不愚蠢,自己是一个称职的人,都跟着说假话,而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由此看来,孩子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自欺欺人,不像大人一样顾虑重重。因此作者让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故答案为:⑴ 皇帝穿上新衣,群臣极力赞美
⑵ ①“似乎”一词不能删去。“似乎”表示不确定,突出了皇帝此刻心里的忐忑不安,他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删去以后表示肯定,无法突出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②本句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内臣们的紧张、害怕、担心的心理,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不存在,还要装模作样地表演,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不称职,生怕被别人嘲笑。
⑶ 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句是市民的话,表明他们已认可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⑷ 告诉人们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同时歌颂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和心情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⑶本题考查赏析人物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⑷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四、写作题
12.请以“那一天,我真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体不限,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略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写作能力。标题为半命题,此类作文关键在于填好关键词,有什么杨=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我们的人生收获了很大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事、才有生活,有东西可写。横线上可填“高兴”“棒”“傻”“小气”“不甘心”等。注意题目中还有限定词“那一天”,要把“那一天”一面写出来。题目难度不大,但审题有一定的要求。
【点评】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决定写作内容,然后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好人拿手的体裁进行写作,注意条理要清楚,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真情实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