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1 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北京期中)2018年的第一场雪是由一次“霸王级”寒潮带来的,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冬季的“最冷周”。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此次“霸王级”寒潮影响我国路径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图中A来自较高纬度,而B、C、D均来自较低纬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2.(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最强寒潮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被“速冻”。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0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区有暴雪,除东北外,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再度刷新今冬以来的气温新低。
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南方远离寒潮的源地,此次寒潮不会受到影响
B.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全年皆可发生
D.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寒潮出现的时间及爆发带来的影响。
A、南方地区离寒潮的发源地较远,受影响较小,但也会有影响,A错误;
B、寒潮来临常常引发多种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线路受阻等,B正确;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初,C错误;
D、寒潮的危害很大,但冬季农作物都已经收获,故影响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保暖。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外出当心路滑跌倒。老弱病人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2021高二下·吉安期末)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适宜生长区之一,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下左图为山东半岛示意图,下右图为山东济南和烟台苹果树开花至苹果成熟对应的气温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济南苹果比烟台苹果( )
A.品质好 B.产量高 C.上市早 D.生长期长
4.烟台苹果树在果实生长期间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A.4月的低温 B.6月的雨涝 C.8月的干旱 D.10月的霜冻
【答案】3.C
4.D
【知识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寒潮灾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3.由图可知,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生长期都为6个月;济南苹果成熟早,上市时间早。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苹果产量大小和品质优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由图可知,烟台苹果树4月还没开花,此时的低温对苹果的影响不大;华北的雨季在7、8月,旱季在5、6月,10月如果气温偏低,出现霜冻,会导致苹果停止生长,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防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下·大竹期中)过冷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2020年12月中旬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受这股强冷空气影响地处西南的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中南地区的湖南江西山区出现降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西南和中南地区此次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南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冷空气影响弱,气温高
B.中南地区北部无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低
C.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低
D.中南地区地势低受冷空气影响弱,气温高
6.受此次降雪天气的影响,对中南地区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
A.水稻受冻害严重 B.电力供应紧张
C.交通运输受阻 D.蔬菜价格上涨
【答案】5.B
6.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5.造成西南和中南地区此次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是气温较低,形成降雪和冻雨;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弱,中南地区北部是淮河,缺乏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较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降雪主要影响返青农作物的生长,12月中旬水稻早已收割,排除A选项;降雪的重量会拉扯断电线,人们的生活用电加剧,进而造成电力供应紧张,属于间接危害;降雪后,地面积雪多,会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进而导致致蔬菜不能运输到中南地区,使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是间接影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下·温州期中)图中甲地时有破坏力较强的风暴潮发生,倾覆船只、破坏设施。完成下列小题。
7.形成甲地强风暴潮主要原因是( )
A.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 B.常年盛行西风
C.沿海地势低平 D.气旋活动频繁
8.甲地防治风暴潮措施合理的有( )
①营造红树林②修建挡水闸③开挖入海新河④加固沿海大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7.D
8.D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7.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所以北大西洋暖流、西风、地势低平都不是导致风暴潮的原因,ABC错误。从分布纬度来看,温带气旋多分布在南北纬30°至60°之间的温带地区,这一地区通常是冷暖气团激烈交锋的区域,锋面活动频繁,欧洲西部经常会有温带气旋产生。D正确。
8.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所以防治风暴潮的措施主要是防治海水升高带来的危害,修建挡水闸、加固沿海大堤是可行措施,②④正确;营造红树林、开挖入海新河不能起到减小海水升高带来的威胁的作用,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下·江西期中)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到春天“开山”之时,从雪地中辟出的车道两旁都会竖起十几米高的“雪墙”。读“立山黑部位置示意图”和“‘雪墙’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9.立山黑部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受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②受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③受日本暖流影响④受山地地形的阻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在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洪涝灾害 C.沙尘天气 D.地面塌陷
【答案】9.C
10.B
【知识点】洪涝灾害;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 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9.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部,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降雪较多,②④正确。此时为冬季,湿润的东南季风出现在夏季,①错误;日本暖流出现在日本东部海域,日本海有对马暖流,③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冬半年积雪次年春季逐渐融化,会吸收热量,但春季一般气温回升快,一般不会造成低温冻害,A错误;日本四面环海,距亚欧大陆沙源远,且冬季降雪较多,不会发生沙尘天气,C错误;日本地震多发,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但大量积雪不会导致地面塌陷,D错误;根据材料提示,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厚厚的积雪融化,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B正确。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烟台月考) 2019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登陆我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台风“山竹”的水平气流状况为( )
A.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B.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C.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D.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12.下列作用力中,与台风风力大小成正相关的是( )
A.地面摩擦力 B.地球引力
C.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3.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答案】11.A
12.D
13.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点评】气旋(低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旋进,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高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出,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中心气流下沉。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来的,因此台风实质就是气旋。
11.台风为热带气旋,台风“山竹”在我国登陆,则应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方向应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故A选项正确。
12.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地面摩擦力越大,则风速越小,故A选项错误;地球引力的大小与风速无关,故B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而不影响风速,故C选项错误;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相应的风速就越大,故台风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相关,故D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13.根据题意,及时预警减少灾害就要求对台风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进行实时的监测的预报,这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通过遥感(RS)技术来实现的,故A选项正确。
(2021高二下·张家口月考)今年,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受了历史上最严的洪灾,威尼斯是建在威尼斯潟湖(被沙嘴、沙坝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城)中沙岛上的城市,因为地很低,建成以来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为减少威尼斯的洪水威胁,意大利政府修建了运河,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其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注入湖的水量 B.减少潟湖内泥沙淤积
C.提高潟湖内海水盐度 D.裁弯取直使流速增加
15.下列时间段中,威尼斯洪水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1-12月
【答案】14.B
15.D
【知识点】洪涝灾害
【解析】【点评】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流域地表径流及存蓄在地面、表土及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至原来状态。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到回落的整个过程连接的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其流出的总水量称洪水总量。
14.由题干可知,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是为减少洪水对威尼斯的威胁;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泥沙淤积使湖床抬高,湖泊容量变小,加剧洪水的发生,B正确。河流改道入海可以减少入湖水量,但这不是最主要目的,目的是减少洪水对威尼斯的威胁,A错误。“提高潟湖内海水盐度”、“裁弯取直使流速增加”不少改道的目的,C、D错误。故答案为:B。
15.威尼斯属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选项中属于北半球冬季的只有11~12月。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
地将降温6~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将出现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并伴
有强降雪天气。
(1)描述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
(2)分析此次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抵御寒潮危害,试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答案】(1)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
(2)造成低温冻害;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农作物减产,破坏农业设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等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天气变化主要从气温、气压、阴晴、风力大小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降温6-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说明寒潮过境会造成气温大幅下降;根据材料“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将出现4-6级偏北风”可知,冷锋过境会造成大风天气;根据材料“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并伴有强降雪天气”可知,冷锋过境会造成雨雪天气。
(2)此次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分析。寒潮过境造成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大幅降温会造成低温冻害,使农作物减产;大风、雨雪天气会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抵御寒潮危害的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角度分析。比如,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加强宣传,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等。
故答案为:(1)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
(2)造成低温冻害;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农作物减产,破坏农业设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等。
【点评】寒潮的不利影响: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降温使农作物遭到冻害;雨雪使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有利影响: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农业预防措施:发展温室大棚;培育耐寒作物;加强监测预报,提前做好防冻工作。
17.(2021高一上·沈阳期末) 2019年12月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其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下图为“降温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霜冻来临前,北方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1)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 。
(2)北京的降温幅度为 ℃,个人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 ,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他影响
(4)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其益处 。
【答案】(1)降温、大风、雨雪
(2)6~8℃;防寒保暖或注意大风刮落物体等
(3)①可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了地面温度。②燃烧产生一定的热量,提高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减少了霜冻危害;造成大气污染
(4)①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②风调雨顺的保证;③天然杀虫剂,减轻来年的病虫害;④带来风力资源。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寒潮是冷锋过境形成的短期强降温气象灾害。冷锋过境时,一般有降温、雨雪及大风天气。(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受寒潮影响,北京降温6-8℃,由于寒潮天气会带来大风降温,所以应添衣保暖,同时注意大风刮落物砸伤。(3)烟熏法可以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大量吸收地面辐射,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预防霜冻。但是,燃烧会使大气污染加剧。(4)寒潮天气产生的剧烈降温,可以杀死虫卵,使得病虫害不能越冬,以减轻来年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寒潮带来的大风,可以利用来发电,提供电能。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 / 1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1 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北京期中)2018年的第一场雪是由一次“霸王级”寒潮带来的,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冬季的“最冷周”。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此次“霸王级”寒潮影响我国路径的是( )
A.A B.B C.C D.D
2.(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最强寒潮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被“速冻”。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0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区有暴雪,除东北外,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再度刷新今冬以来的气温新低。
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南方远离寒潮的源地,此次寒潮不会受到影响
B.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全年皆可发生
D.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2021高二下·吉安期末)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适宜生长区之一,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下左图为山东半岛示意图,下右图为山东济南和烟台苹果树开花至苹果成熟对应的气温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济南苹果比烟台苹果( )
A.品质好 B.产量高 C.上市早 D.生长期长
4.烟台苹果树在果实生长期间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A.4月的低温 B.6月的雨涝 C.8月的干旱 D.10月的霜冻
(2021高二下·大竹期中)过冷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2020年12月中旬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受这股强冷空气影响地处西南的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中南地区的湖南江西山区出现降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西南和中南地区此次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南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冷空气影响弱,气温高
B.中南地区北部无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低
C.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低
D.中南地区地势低受冷空气影响弱,气温高
6.受此次降雪天气的影响,对中南地区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
A.水稻受冻害严重 B.电力供应紧张
C.交通运输受阻 D.蔬菜价格上涨
(2021高二下·温州期中)图中甲地时有破坏力较强的风暴潮发生,倾覆船只、破坏设施。完成下列小题。
7.形成甲地强风暴潮主要原因是( )
A.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 B.常年盛行西风
C.沿海地势低平 D.气旋活动频繁
8.甲地防治风暴潮措施合理的有( )
①营造红树林②修建挡水闸③开挖入海新河④加固沿海大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1高二下·江西期中)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到春天“开山”之时,从雪地中辟出的车道两旁都会竖起十几米高的“雪墙”。读“立山黑部位置示意图”和“‘雪墙’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9.立山黑部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受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②受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③受日本暖流影响④受山地地形的阻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在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洪涝灾害 C.沙尘天气 D.地面塌陷
(2021高一下·烟台月考) 2019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登陆我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台风“山竹”的水平气流状况为( )
A.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B.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C.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D.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12.下列作用力中,与台风风力大小成正相关的是( )
A.地面摩擦力 B.地球引力
C.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3.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2021高二下·张家口月考)今年,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受了历史上最严的洪灾,威尼斯是建在威尼斯潟湖(被沙嘴、沙坝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城)中沙岛上的城市,因为地很低,建成以来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为减少威尼斯的洪水威胁,意大利政府修建了运河,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其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注入湖的水量 B.减少潟湖内泥沙淤积
C.提高潟湖内海水盐度 D.裁弯取直使流速增加
15.下列时间段中,威尼斯洪水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1-12月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
地将降温6~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将出现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并伴
有强降雪天气。
(1)描述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
(2)分析此次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抵御寒潮危害,试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17.(2021高一上·沈阳期末) 2019年12月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其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下图为“降温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霜冻来临前,北方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1)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 。
(2)北京的降温幅度为 ℃,个人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 ,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他影响
(4)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其益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图中A来自较高纬度,而B、C、D均来自较低纬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2.【答案】B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寒潮出现的时间及爆发带来的影响。
A、南方地区离寒潮的发源地较远,受影响较小,但也会有影响,A错误;
B、寒潮来临常常引发多种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线路受阻等,B正确;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初,C错误;
D、寒潮的危害很大,但冬季农作物都已经收获,故影响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保暖。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外出当心路滑跌倒。老弱病人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答案】3.C
4.D
【知识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寒潮灾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3.由图可知,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生长期都为6个月;济南苹果成熟早,上市时间早。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苹果产量大小和品质优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由图可知,烟台苹果树4月还没开花,此时的低温对苹果的影响不大;华北的雨季在7、8月,旱季在5、6月,10月如果气温偏低,出现霜冻,会导致苹果停止生长,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防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5.B
6.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5.造成西南和中南地区此次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是气温较低,形成降雪和冻雨;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弱,中南地区北部是淮河,缺乏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强,气温较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降雪主要影响返青农作物的生长,12月中旬水稻早已收割,排除A选项;降雪的重量会拉扯断电线,人们的生活用电加剧,进而造成电力供应紧张,属于间接危害;降雪后,地面积雪多,会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进而导致致蔬菜不能运输到中南地区,使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是间接影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7.D
8.D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7.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所以北大西洋暖流、西风、地势低平都不是导致风暴潮的原因,ABC错误。从分布纬度来看,温带气旋多分布在南北纬30°至60°之间的温带地区,这一地区通常是冷暖气团激烈交锋的区域,锋面活动频繁,欧洲西部经常会有温带气旋产生。D正确。
8.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所以防治风暴潮的措施主要是防治海水升高带来的危害,修建挡水闸、加固沿海大堤是可行措施,②④正确;营造红树林、开挖入海新河不能起到减小海水升高带来的威胁的作用,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9.C
10.B
【知识点】洪涝灾害;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 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9.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部,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降雪较多,②④正确。此时为冬季,湿润的东南季风出现在夏季,①错误;日本暖流出现在日本东部海域,日本海有对马暖流,③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冬半年积雪次年春季逐渐融化,会吸收热量,但春季一般气温回升快,一般不会造成低温冻害,A错误;日本四面环海,距亚欧大陆沙源远,且冬季降雪较多,不会发生沙尘天气,C错误;日本地震多发,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但大量积雪不会导致地面塌陷,D错误;根据材料提示,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厚厚的积雪融化,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B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D
13.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点评】气旋(低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旋进,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高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出,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中心气流下沉。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来的,因此台风实质就是气旋。
11.台风为热带气旋,台风“山竹”在我国登陆,则应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方向应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故A选项正确。
12.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地面摩擦力越大,则风速越小,故A选项错误;地球引力的大小与风速无关,故B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而不影响风速,故C选项错误;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相应的风速就越大,故台风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相关,故D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13.根据题意,及时预警减少灾害就要求对台风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进行实时的监测的预报,这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通过遥感(RS)技术来实现的,故A选项正确。
【答案】14.B
15.D
【知识点】洪涝灾害
【解析】【点评】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流域地表径流及存蓄在地面、表土及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至原来状态。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到回落的整个过程连接的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其流出的总水量称洪水总量。
14.由题干可知,将原来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入海是为减少洪水对威尼斯的威胁;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泥沙淤积使湖床抬高,湖泊容量变小,加剧洪水的发生,B正确。河流改道入海可以减少入湖水量,但这不是最主要目的,目的是减少洪水对威尼斯的威胁,A错误。“提高潟湖内海水盐度”、“裁弯取直使流速增加”不少改道的目的,C、D错误。故答案为:B。
15.威尼斯属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选项中属于北半球冬季的只有11~12月。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6.【答案】(1)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
(2)造成低温冻害;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农作物减产,破坏农业设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等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天气变化主要从气温、气压、阴晴、风力大小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降温6-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说明寒潮过境会造成气温大幅下降;根据材料“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将出现4-6级偏北风”可知,冷锋过境会造成大风天气;根据材料“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并伴有强降雪天气”可知,冷锋过境会造成雨雪天气。
(2)此次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分析。寒潮过境造成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大幅降温会造成低温冻害,使农作物减产;大风、雨雪天气会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抵御寒潮危害的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角度分析。比如,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加强宣传,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等。
故答案为:(1)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
(2)造成低温冻害;影响电信、电力系统和交通安全;农作物减产,破坏农业设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3)加强对寒潮的预报工作;当地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防御措施;加固房屋设施,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减少户外作业人员,到避风场所避风;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等。
【点评】寒潮的不利影响: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降温使农作物遭到冻害;雨雪使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有利影响: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农业预防措施:发展温室大棚;培育耐寒作物;加强监测预报,提前做好防冻工作。
17.【答案】(1)降温、大风、雨雪
(2)6~8℃;防寒保暖或注意大风刮落物体等
(3)①可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了地面温度。②燃烧产生一定的热量,提高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减少了霜冻危害;造成大气污染
(4)①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②风调雨顺的保证;③天然杀虫剂,减轻来年的病虫害;④带来风力资源。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寒潮是冷锋过境形成的短期强降温气象灾害。冷锋过境时,一般有降温、雨雪及大风天气。(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受寒潮影响,北京降温6-8℃,由于寒潮天气会带来大风降温,所以应添衣保暖,同时注意大风刮落物砸伤。(3)烟熏法可以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大量吸收地面辐射,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预防霜冻。但是,燃烧会使大气污染加剧。(4)寒潮天气产生的剧烈降温,可以杀死虫卵,使得病虫害不能越冬,以减轻来年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寒潮带来的大风,可以利用来发电,提供电能。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