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22:51:20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吴起月考)下图为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超强台风的卫星云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2.(2019高二上·鹤岗期中)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3.(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4.(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2)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3)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4)“数字地球”是(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2021高一下·泾县月考) 2020年“抗疫”期间,江苏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数字地球②GPS③GIS④R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的以下功能(  )
①查询疫情分布②记录移动轨迹③获取每日体温④共享用户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1高一下·深圳月考)2019年10月13日,第19号强台风海贝思登陆日本,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受“海贝思”影响,日本当地引发了众多的次生灾害。据此回答下题。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先确定受灾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
①RS ②GPS ③GIS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7.(2021高三下·南海月考)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在我国东北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精准农业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是(  )
A.GIS B.RS C.GPS D.GPRS
8.(2021高一下·东莞开学考)如图为红嘴鸥迁徙路线图,该图准确记录了红嘴鸥族群迁徙的轨迹和繁殖信息。据此完成下题。
红嘴鸥迁徙路线图的绘制采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RS和GNSS
B.GNSS和GIS
C.RS和GIS
D.RS、GIS和GNSS
9.(2021高二下·东莞开学考)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10.(2021高一上·黄山期末)下图为2020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幅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的绘制主要依赖(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 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
11.(2020高三上·莆田月考) 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持续数月,截止到2020年2月4日,林火造成33人死亡,烧毁3000多所房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快速获知此林火的受灾区,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GPRS
(2)此次火灾过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
②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③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④严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⑤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北斗系统将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北斗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B.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
C.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D.空间段由一个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若干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
(2)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下列应用正确的是(  )
A.农业中的精准施肥 B.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
C.植物健康状况把脉 D.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二、综合题
13.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14.读图,下图是雪、沙漠、湿地、小麦反射波谱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地物分别是   和   。
(2)小麦在    ~    微米之间的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3)利用遥感判断地物的原理是什么 ?
(4)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应用领域有哪些?(答出两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主要功能,A错误。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是应用了地 理信息技术系统,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C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 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 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答案】B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在地理信息技术中,RS主要用于获取信息, GIS用于查询和分析空间信息, 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属于获取信息,属于应用的是RS。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3.【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遥感技术,拍摄出灾情图片,A对。地理信息系统是GIS技术,不能获取信息,B错。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获取灾情图片,C错。计算机技术是对已知信息分析、处理,进行网络传输、存储,不能获取图像信息,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3S技术,主要包括RS(遥感)、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主要拍摄图片,获取信息;全球定位技术主要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信息分析、管理、查询等。
4.【答案】(1)D
(2)C
(3)C
(4)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⑴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商业要求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口数量大,D对。计算城市水域面积、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与交通、人口分布无关,A、B、C错。
⑵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能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C对。不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A错。与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无关,B、D错。
⑶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利用GPS的定位功能,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对。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季节、天气、气候与GPS无关,A、B、D错。
⑷“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对。不是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A错。数字地球综合了多种高技术,包括3S技术,不是用经纬网、GPS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C、D错。
故答案为:(1)D(2)C(3)C(4)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综合应用。3S技术,主要包括RS(遥感)、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主要拍摄图片,获取信息;全球定位技术主要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信息分析、管理、查询等。
【答案】5.B
6.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GPS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5.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也就是GPS,其次还要需要对疫情防控地区的疫情跟踪记录和分析来划分那些地区为高风险那些地区为低风险,这就需要用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故答案为:B。
6.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所以需要记录移动轨迹和用户授权移动或者其他电信公司获取权限来查询行程轨迹,所以需要用户共享行程信息。手机可以查询疫情分布,但是不是健康码识别的主要原理,手机无法获取每日体温。故答案为:D。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先确定受灾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故应先用GPS确定灾害发生位置;用RS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象;GIS用来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RS、GIS,顺序为②①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GP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发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变化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用于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7.【答案】C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GPRS不是地理信息技术。从题干中"定位、定时、定量"即可确定,精准农业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故C选项正确。
【点评】GPS最初应用于军事,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8.【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绘制路线图需要找准坐标与方位,需用到GNSS;将收集的红嘴鸥繁殖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呈现出来需要采用GIS。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如何判断“3S”技术的具体方法:(记清楚每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称和简称。)
方法一:看关键词
GIS——查询、分析、预测、决策、选址、规划、选择路线、布局要求
RS——获取、监测、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
GPS——定位、导航、海拔变化
方法二:
①“点”与“面”:“点”—— GPS “面”—— GIS/RS
②“想”与“看”:“想”—— GIS “看”—— RS
9.【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遥感技术(RS)可监测堰塞体的动态变化,但不能确定会淹没的居民点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导航系统(BDS)都只能确定堰塞体的位置,而不能分析和确定淹没区域和需要转移人口区域。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GIS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存储、管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
10.【答案】(1)C
(2)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1)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C对。ABD错。故答案为:C。(2)土壤肥力与滑坡的发生之间关联性不大,D符合题意。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 、地层结构跟滑坡密切相关,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地形
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
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
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
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二、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
11.【答案】(1)C
(2)C
【知识点】遥感(RS);资源问题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1)快速获取面状事物地理信息,属于遥感(RS)技术的应用范畴,C正确;GI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分析和查询,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地理信息技术中无GPRS技术。故答案为:C。(2)①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错;林火过后,大量森林被烧毁,短期内部分地区土壤肥力可能提高,同时,大量植物、动物死亡,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并且随着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②③⑤正确;该地区的森林火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小,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生态环境灾害主要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 生态环境灾害的危害 ,大气环境正在恶化。 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
12.【答案】(1)D
(2)A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A对。北斗系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B对。北斗系统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C对。北斗系统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D错。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D。(2)中国北斗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功能,可广泛用于农业中的精准施肥,故正确。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GIS的功能,故不符合题意。植物健康状况把脉,是RS的功能,拍摄遥感图象,故不符合题意。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利用GIS、RS的功能,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斗系统的相关知识。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是继GPS、GOL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第55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 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13.【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2)考查“3S”技术的用途。(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4.【答案】(1)雪地;湿地
(2)0.7;0.9
(3)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4)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相关知识。(1)通过认真读图可以看出。可见光波段是指0.4-0.76微米之间,该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雪,最低的是湿地。(2)小麦和其他地物曲线差别最明显的波段在0.7-0.9微米之间,在这个波段范围内最容易区分。(3)考查遥感的工作原理。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4)考查遥感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 / 1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吴起月考)下图为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超强台风的卫星云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答案】B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主要功能,A错误。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是应用了地 理信息技术系统,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C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 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 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2019高二上·鹤岗期中)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答案】B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在地理信息技术中,RS主要用于获取信息, GIS用于查询和分析空间信息, 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属于获取信息,属于应用的是RS。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3.(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遥感技术,拍摄出灾情图片,A对。地理信息系统是GIS技术,不能获取信息,B错。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获取灾情图片,C错。计算机技术是对已知信息分析、处理,进行网络传输、存储,不能获取图像信息,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3S技术,主要包括RS(遥感)、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主要拍摄图片,获取信息;全球定位技术主要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信息分析、管理、查询等。
4.(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2)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3)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4)“数字地球”是(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答案】(1)D
(2)C
(3)C
(4)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⑴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商业要求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口数量大,D对。计算城市水域面积、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与交通、人口分布无关,A、B、C错。
⑵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能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C对。不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A错。与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无关,B、D错。
⑶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利用GPS的定位功能,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对。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季节、天气、气候与GPS无关,A、B、D错。
⑷“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对。不是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A错。数字地球综合了多种高技术,包括3S技术,不是用经纬网、GPS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C、D错。
故答案为:(1)D(2)C(3)C(4)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综合应用。3S技术,主要包括RS(遥感)、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主要拍摄图片,获取信息;全球定位技术主要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信息分析、管理、查询等。
(2021高一下·泾县月考) 2020年“抗疫”期间,江苏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数字地球②GPS③GIS④R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的以下功能(  )
①查询疫情分布②记录移动轨迹③获取每日体温④共享用户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5.B
6.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GPS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5.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也就是GPS,其次还要需要对疫情防控地区的疫情跟踪记录和分析来划分那些地区为高风险那些地区为低风险,这就需要用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故答案为:B。
6.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所以需要记录移动轨迹和用户授权移动或者其他电信公司获取权限来查询行程轨迹,所以需要用户共享行程信息。手机可以查询疫情分布,但是不是健康码识别的主要原理,手机无法获取每日体温。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深圳月考)2019年10月13日,第19号强台风海贝思登陆日本,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受“海贝思”影响,日本当地引发了众多的次生灾害。据此回答下题。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先确定受灾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
①RS ②GPS ③GIS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先确定受灾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故应先用GPS确定灾害发生位置;用RS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象;GIS用来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RS、GIS,顺序为②①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GP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发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变化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用于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7.(2021高三下·南海月考)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在我国东北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精准农业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是(  )
A.GIS B.RS C.GPS D.GPRS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GPRS不是地理信息技术。从题干中"定位、定时、定量"即可确定,精准农业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故C选项正确。
【点评】GPS最初应用于军事,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8.(2021高一下·东莞开学考)如图为红嘴鸥迁徙路线图,该图准确记录了红嘴鸥族群迁徙的轨迹和繁殖信息。据此完成下题。
红嘴鸥迁徙路线图的绘制采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RS和GNSS
B.GNSS和GIS
C.RS和GIS
D.RS、GIS和GNSS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绘制路线图需要找准坐标与方位,需用到GNSS;将收集的红嘴鸥繁殖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呈现出来需要采用GIS。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如何判断“3S”技术的具体方法:(记清楚每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称和简称。)
方法一:看关键词
GIS——查询、分析、预测、决策、选址、规划、选择路线、布局要求
RS——获取、监测、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
GPS——定位、导航、海拔变化
方法二:
①“点”与“面”:“点”—— GPS “面”—— GIS/RS
②“想”与“看”:“想”—— GIS “看”—— RS
9.(2021高二下·东莞开学考)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遥感技术(RS)可监测堰塞体的动态变化,但不能确定会淹没的居民点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导航系统(BDS)都只能确定堰塞体的位置,而不能分析和确定淹没区域和需要转移人口区域。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GIS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存储、管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
10.(2021高一上·黄山期末)下图为2020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幅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的绘制主要依赖(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 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
【答案】(1)C
(2)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1)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C对。ABD错。故答案为:C。(2)土壤肥力与滑坡的发生之间关联性不大,D符合题意。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 、地层结构跟滑坡密切相关,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地形
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
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
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
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二、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
11.(2020高三上·莆田月考) 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持续数月,截止到2020年2月4日,林火造成33人死亡,烧毁3000多所房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快速获知此林火的受灾区,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GPRS
(2)此次火灾过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
②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③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④严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⑤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1)C
(2)C
【知识点】遥感(RS);资源问题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1)快速获取面状事物地理信息,属于遥感(RS)技术的应用范畴,C正确;GI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分析和查询,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地理信息技术中无GPRS技术。故答案为:C。(2)①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错;林火过后,大量森林被烧毁,短期内部分地区土壤肥力可能提高,同时,大量植物、动物死亡,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并且随着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②③⑤正确;该地区的森林火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小,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生态环境灾害主要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 生态环境灾害的危害 ,大气环境正在恶化。 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
12.(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北斗系统将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北斗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B.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
C.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D.空间段由一个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若干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
(2)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下列应用正确的是(  )
A.农业中的精准施肥 B.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
C.植物健康状况把脉 D.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答案】(1)D
(2)A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A对。北斗系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B对。北斗系统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C对。北斗系统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D错。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D。(2)中国北斗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功能,可广泛用于农业中的精准施肥,故正确。城市管理的规划设计,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GIS的功能,故不符合题意。植物健康状况把脉,是RS的功能,拍摄遥感图象,故不符合题意。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利用GIS、RS的功能,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斗系统的相关知识。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是继GPS、GOL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第55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 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二、综合题
13.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2)考查“3S”技术的用途。(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4.读图,下图是雪、沙漠、湿地、小麦反射波谱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地物分别是   和   。
(2)小麦在    ~    微米之间的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3)利用遥感判断地物的原理是什么 ?
(4)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应用领域有哪些?(答出两项即可)
【答案】(1)雪地;湿地
(2)0.7;0.9
(3)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4)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相关知识。(1)通过认真读图可以看出。可见光波段是指0.4-0.76微米之间,该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雪,最低的是湿地。(2)小麦和其他地物曲线差别最明显的波段在0.7-0.9微米之间,在这个波段范围内最容易区分。(3)考查遥感的工作原理。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4)考查遥感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