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电容器的电容
一、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的构造
①
上下极板为金属板
②
金属板之间填充介质(如空气、云母、玻璃等)
2.功能:充电和放电
①
开关接向1,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容器充电,电容器金属上极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移动至下极板,所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上极板带正电,与电源相连的下极板带负电。
②
开关接向2,电容器与电阻串联,电容器放电,电容器负极板上的电子流回正极板
3.常用电容器的分类
①
按电介质不同,可分为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②
按电容器是否可变,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容。
2.表达式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特性还可表达为
3.理解
①
符号,标量,单位F(法拉,简称法)
②
式中为一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两极板间电势差
③
计算时和均不带符号
④
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4.电容器的参数
①
击穿电压
电容器两极间电压超过某一数值,电介质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应低于击穿电压。
②
额定电压
通常电容器外壳上标注的是工作电压,或称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
③
电容值
电容器的电容,表征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参数。
【典例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是电容器
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距很近的物体都组成了电容器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典例2】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C=知,若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10
V,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
C,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5×105
F
【练习2】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两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B.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正比
C.一个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
C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升高ΔU=10
V,则电容器的电容C=1.0×10-7
F
D.放电后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
【答案】C
【解析】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A错误;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其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完全由电容器本身的属性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荷量多少无关,B、D错误;由C==,可得电容器的电容C=1.0×10-7
F,C正确。
【练习3】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
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练习4】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降为原来的,则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是多少?若将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
三、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决定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2.表达式
电容器中的介质既可以部分填充,也可以完全填满,当两极板间充满同一种介质时,电容变大为真空(空气)中的倍。
【典例3】(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在金属芯柱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入导电液体中,金属芯柱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金属芯柱外面的绝缘物质就是电介质。测出电容器电容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h的变化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练习5】(多选)如图所示是用来测定角度θ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动片与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引起极板正对面积S的变化,使电容C发生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θ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θ变大,则C变大
B.θ变大,则C变小
C.θ变小,则C变大
D.θ变小,则C变小
四、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三个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公式
①
电容器的决定式
②
电容器的定义式
③
平行板电容器之间为匀强电场
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一定
电容器始终和电源连接
若极板间距减小,根据①可知电容增大,根据②可知电容携带电荷量增大,根据③可知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2.电容器容纳电荷量一定
开关先闭合,电容器充电,之后断开开关,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一定
若极板间距减小,根据①可知增大,根据②可知减小,结合①②③可得
可知场强的大小与极板间距无关,所以不变。
五、电容器中的能量问题
如图所示,电容器始终和电源相连,现将上极板向下移动少许,点电势如何变化?
1.确定电势变化,首先确定极板间场强的变化,电容器极板间不变,根据可知场强增大;
2.与任一极板确定电势差的关系,判断电势变化,电容器下极板接地,电势为,记长度为
则电势差可表示为
不变,增大,,增大。
【典例4】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典例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C.θ减小,E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练习6】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源两极间,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极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
B.电源中将有电流从正极流出
C.尘埃仍静止
D.电流计中将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b→a
【练习7】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开关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开关S闭合。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P点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液滴可能带正电
B.增大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电容器中负电荷从B运动到A
C.断开S,减小两极板正对面积的过程中,液滴将加速下降
D.断开S,减小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液滴静止不动
【练习8】(多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
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
【练习9】如图所示,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是静电计,开关S闭合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
A.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间距离
B.在A、B两板之间插入一块陶瓷板
C.断开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减小板间距离
D.断开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减小极板正对面积
【练习10】(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与静电计连接,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B.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
C.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
D.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不变
【练习11】一位同学用底面半径为r的圆桶形塑料瓶制作了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用来测定瓶内溶液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瓶的外壁涂有一层导电涂层和瓶内导电溶液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它们通过探针和导线与电源、电流计、开关相连,中间的一层塑料为绝缘电介质,其厚度为d,介电常数为ε。若发现在某一小段时间t内有大小为I的电流从下向上流过电流计,设电源电压恒定为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内液面降低了
B.瓶内液面升高了
C.瓶内液面升高了
D.瓶内液面降低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电容器的电容
一、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的构造
①
上下极板为金属板
②
金属板之间填充介质(如空气、云母、玻璃等)
2.功能:充电和放电
①
开关接向1,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容器充电,电容器金属上极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移动至下极板,所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上极板带正电,与电源相连的下极板带负电。
②
开关接向2,电容器与电阻串联,电容器放电,电容器负极板上的电子流回正极板
3.常用电容器的分类
①
按电介质不同,可分为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②
按电容器是否可变,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容。
2.表达式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特性还可表达为
3.理解
①
符号,标量,单位F(法拉,简称法)
②
式中为一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两极板间电势差
③
计算时和均不带符号
④
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4.电容器的参数
①
击穿电压
电容器两极间电压超过某一数值,电介质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应低于击穿电压。
②
额定电压
通常电容器外壳上标注的是工作电压,或称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
③
电容值
电容器的电容,表征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参数。
【典例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是电容器
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距很近的物体都组成了电容器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答案】D
【解析】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与其是否带电无关,A错误;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B错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指任一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C错误;电容器的充、放电伴随能量转化,D正确。
【典例2】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知C==,解得Q=4.5×10-4
C,故B正确,A错误.因电容器的电容未知,所以无法求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C错误.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错误.
【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C=知,若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10
V,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
C,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5×105
F
【答案】AC
【解析】
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A正确;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强,与是否带电无关,B错误;电压为10
V,电荷量为2×10-5
C时,电容C==2×10-6
F,D错误。
【练习2】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两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B.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正比
C.一个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
C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升高ΔU=10
V,则电容器的电容C=1.0×10-7
F
D.放电后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
【答案】C
【解析】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A错误;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其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完全由电容器本身的属性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荷量多少无关,B、D错误;由C==,可得电容器的电容C=1.0×10-7
F,C正确。
【练习3】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
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答案】B
【解析】
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B对;C==
F=5×10-3
F,C错;ΔQ=CΔU=5×10-3×4
C=0.02
C,D错.
【练习4】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降为原来的,则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是多少?若将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
【答案】150
μF 4.5×10-4
C 150
μF
【解析】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量为ΔU=U=×3
V=2
V
由C=,得C=
F=1.5×10-4
F=150
μF
设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为Q,则
Q=CU=1.5×10-4×3
C=4.5×10-4
C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其本身决定的,与是否带电无关,所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全部放掉后,电容仍然是150
μF。
三、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决定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2.表达式
电容器中的介质既可以部分填充,也可以完全填满,当两极板间充满同一种介质时,电容变大为真空(空气)中的倍。
【典例3】(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在金属芯柱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入导电液体中,金属芯柱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金属芯柱外面的绝缘物质就是电介质。测出电容器电容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h的变化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答案】AC
【解析】
根据h的变化可以判断两极板正对面积的变化,从而判断电容C的变化。由C∝知,εr、d一定时,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表明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了,即液面高度h增大,所以A正确;同理,C减小时,表明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了,即液面高度h减小,所以C正确。
【练习5】(多选)如图所示是用来测定角度θ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动片与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引起极板正对面积S的变化,使电容C发生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θ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θ变大,则C变大
B.θ变大,则C变小
C.θ变小,则C变大
D.θ变小,则C变小
【答案】BC
【解析】
由题图知θ变大,S变小,C变小;同理,若θ变小,则S变大,C变大,故选项B、C正确。
四、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三个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公式
①
电容器的决定式
②
电容器的定义式
③
平行板电容器之间为匀强电场
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一定
电容器始终和电源连接
若极板间距减小,根据①可知电容增大,根据②可知电容携带电荷量增大,根据③可知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2.电容器容纳电荷量一定
开关先闭合,电容器充电,之后断开开关,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一定
若极板间距减小,根据①可知增大,根据②可知减小,结合①②③可得
可知场强的大小与极板间距无关,所以不变。
五、电容器中的能量问题
如图所示,电容器始终和电源相连,现将上极板向下移动少许,点电势如何变化?
1.确定电势变化,首先确定极板间场强的变化,电容器极板间不变,根据可知场强增大;
2.与任一极板确定电势差的关系,判断电势变化,电容器下极板接地,电势为,记长度为
则电势差可表示为
不变,增大,,增大。
【典例4】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答案】D
【解析】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可知,当产品厚度增大时,导致εr增大,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A选项错误;根据Q=CU可知,极板带电量Q增加,C选项错误;电容器充电,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D选项正确;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两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B选项错误。
【典例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C.θ减小,E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答案】D
【解析】
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根据C=可知,C变大;根据Q=CU可知,在Q一定的情况下,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θ减小;根据E=,Q=CU,C=联立可得E=,可知E不变;P点离下极板的距离不变,E不变,则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不变,P点的电势不变,故Ep不变;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练习6】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源两极间,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极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
B.电源中将有电流从正极流出
C.尘埃仍静止
D.电流计中将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b→a
【答案】C
【解析】
若将两极板错开一些,则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减少,电容器放电,电流从电容器的正极板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即电流方向为a→b;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场强没有发生变化,带电尘埃受到的电场力不变,尘埃仍静止。故选项C正确。
【练习7】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开关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开关S闭合。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P点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液滴可能带正电
B.增大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电容器中负电荷从B运动到A
C.断开S,减小两极板正对面积的过程中,液滴将加速下降
D.断开S,减小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液滴静止不动
【答案】D
【解析】
带电液滴在重力和静电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静电力方向向上,电场方向向下,故液滴带负电,A选项错误;由C=和Q=CU可知,两极板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C变小,所以Q变小,因此电容器放电,放电电流的方向从a到b,负电荷由B板经电源和电阻R流向A板,不能直接通过电容器从B运动到A,选项B错误;断开S,由C=、Q=CU和U=Ed知E=,Q不变,S减小,所以E增大,静电力大于重力,液滴将加速上升,选项C错误;由E=知,Q不变,d减小,E不变,液滴静止不动,选项D正确。
【练习8】(多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
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
【答案】AB
【解析】
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C=知,当d变大时,C变小。再由C=得U变大,选项A正确;当A板上移时,正对面积S变小,C也变小,U变大,选项B正确;当插入玻璃板时,C变大,U变小,选项C错误;当将A板拿走时,相当于使d变得更大,C更小,故U应更大,选项D错误。
【练习9】如图所示,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是静电计,开关S闭合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
A.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间距离
B.在A、B两板之间插入一块陶瓷板
C.断开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减小板间距离
D.断开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减小极板正对面积
【答案】D
【解析】
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则指针的张角不变,故A、B错误;断开S,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当B板向左平移减小板间距,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表达式可知电容增大,根据U=知,电势差减小,则指针张角减小,故C错误;断开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使B板向上平移减小正对面积,电容减小,根据U=知,电势差增大,则指针张角增大,故D正确。
【练习10】(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与静电计连接,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B.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
C.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
D.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不变
【答案】AC
【解析】
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则由C=得,板间电压U减小,因此静电计的指针张角变小,故A正确,B错误;根据板间场强E===,可见E不变,P点到负极板距离减小,由公式U=Ed得,P点的电势降低,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变小,故C正确,D错误。
【练习11】一位同学用底面半径为r的圆桶形塑料瓶制作了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用来测定瓶内溶液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瓶的外壁涂有一层导电涂层和瓶内导电溶液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它们通过探针和导线与电源、电流计、开关相连,中间的一层塑料为绝缘电介质,其厚度为d,介电常数为ε。若发现在某一小段时间t内有大小为I的电流从下向上流过电流计,设电源电压恒定为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内液面降低了
B.瓶内液面升高了
C.瓶内液面升高了
D.瓶内液面降低了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液体与瓶的外壁涂的导电涂层构成了电容器,由题目图可知,两板间距离不变;液面高度变化时只有正对面积发生变化;则由C=可知,当液面升高时,正对面积S增大,则电容增大,当液面降低时,正对面积S减小,则电容减小。由于电流从下向上流过电流计,可知该时间内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减小,由于电势差不变,那么电容器的电量减小;瓶内液面降低。t时间内减少的电量:,依据C=,可得:,液面的高度为h时的正对面积:,联立解得:Δh=,故A正确,B、C、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