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沪粤版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讨论1: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对沙子做了多少功?
1、人提上去
2、用动滑轮
3、用起重机
讨论2: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有哪些方法?
W=FS=100N×6m=600J
讨论3: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下图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不好,为什么?
手提桶提沙子
3m
3m
方法1
对砂子做功
对空桶做功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并不需要做
但
又不得不做的功
对人们有用
必须做的功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新知讲解
一、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有用功
W有用
:对人们有用的功
上图中提沙子做的功
额外功
W额外
: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
得不做的功
上图中提桶和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
总功W总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上图中人所做的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方法2
对砂子做功
对空桶做功
对动滑轮做功
W有用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W额外
W总
方法3
对砂子做功
对空桶做功
对动滑轮做功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W额外
W总
W有用
(二)分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a)用滑轮组提起重物
拉力F既提升了重物,又克服了摩擦并对滑轮做功,动力所做的是总功
目的是提升物体G,
是有用功
要提升G,同时必须将动滑轮也提升。必须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和摩擦否则你不能完成任务。这部分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是额外功。
(a)用滑轮组提起重物
有用功:克服重物重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克服动滑轮和绳子重力所做的功,还有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拉力F所做的是总功
(b)利用挖掘机搬运泥土
有用功:克服泥土重力所做的功。
即:W有
=
G·h。
额外功:克服抓斗和机臂重力所做的功,还有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动力F所做的是总功
F
钩码
沙
F
木箱
W有用
W总
W额外的原因
提钩码
G码h
Fs
提沙
G沙h
Fs
克服杠杆
重和摩擦
克服动滑轮重、桶重和摩擦
克服摩擦
FL
G箱h
提木箱
W额外
(C)利用机械提起物体
有用功
(1)提起重物时: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W有用=G物·h
F
钩码
沙
F
木箱
W有=f摩擦·S物
克服机械自重和克服摩擦做功:
使用滑轮组时:
使用斜面时:
额外功
W额外=G动滑轮·h+W摩擦
若不计摩擦:
W额外=G动滑轮·h
W额外=f摩擦·L
F
木箱
总
功
(1)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2)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等于总功。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
:
公式:
W总=F动力·S动力
(三)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下图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办法最好。
3m
3m
方法1
W有1
=
G沙
h=
100N×6m=
600J
W额1
=(G桶
+
G人)h=(20N+400N)×6m=2520J
W总1
=(W有1
+
W额1)=
3120J
方法2
W有2
=
G沙
h=
100N×6m=
600J
W额2
=(G桶
+
G轮)h=(20N+10N)×6m=180J
W总2
=(W有2+
W额2)=
780J
方法3
W有3
=
G沙
h=
100N×6m=
600J
W额3
=(G袋
+
G人)h=(5N+10N)×6m=90J
W总3
=(W有3
+
W额3)=
690J
3m
3m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方法2
方法1
方法3
W有1
=
600J
W额1
=2520J
W总1
=
3120J
W有2
=
600J
W额2
=180J
W总2
=
780J
W有3
=
600J
W额3
=90J
W总3
=
690J
问题:使用机械做功时你希望额外功多些好还是少些好?
使用机械做功时,额外功越少,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的工作效率越高。
有用功W有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用η表示。
η=
W有
W总
×100%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标志
(一)什么是机械效率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
60%-80%
滑轮组:
50%--70%
信息浏览
(三)探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Gh
W总=FS
(1)实验原理?
(2)有用功、总功分别怎样计算?
W有用
η=
W总
(3)要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
(4)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测G、h、F、s
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
m的细绳。
W有用
η=
W总
×%=
FS
×%=
G
Fn
能
(5)不测S和h能否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Gh
次数
G(N)
h(m)
W有
(J)
F
(N)
s
(m)
W总(J)
η
1
2
3
(7)实验的注意事项
(1)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由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以钩码下端为标准
(2)拉力F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实验时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拉动中读数,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
(3)测量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时,可事先在细绳自由端上做标志,再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低后,再测出细绳标志移动的距离。
(8)分析讨论
(1)
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同?机械效率有何差异?
(2)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什么?
动滑轮个数不同
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A、物体的重力。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重,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C、摩擦(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
A、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
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
例1: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拉下2m,杠杆的另一端将320N的重物提高了0.5m,
他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W有用
150J
η=
W总
×%=
200J
×%=75%
解:W有=Gh=320N×0.5m=160J
W总=FS=100N×2m=200J
答:做的有用功是160J,总功是200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75%。
例2:用一个动滑轮把500N的重物
提高1m,所用的拉力是300N,
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多少?总功为多少?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W有用
500J
η=
W总
×%=
600J
×%≈83.3%
解:W有=Gh=5000N×1m=500J
W总=FS=300N×2m=600J
答:做的有用功是500J,总功是600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83.3%。
例3:在下图中,物体A在地面匀速运动,对面对A的摩擦力是8N,A物体的重力是9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F=5N,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W有用=F物S物=fS物=8N×Sm=8sJ
W总=FS绳=F
nS物=5N×2×Sm=10sJ
W有用
8SJ
η=
W总
×%=
10SJ
×%=80%
答: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例4:(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1)W总=FS=150N×1.5m=225J
(3)W额=W总-W有=225J-150J=75J
W有用
150J
(2)η=
W总
×%=
225J
×%=67%
W有=Gh=500N×0.3m=150J
W额
75J
F摩=
S
1.5m
=50N
=
课堂练习
1、(2021黑龙江龙东)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实验装置,小宇在10s
内用
500N
的拉力,将重800N
的物体匀速吊起2m
的高度,则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600
67%
2、(2021江苏泰州)如图,小明将一个重为3N的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25N,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1.6m,上升的高度h=0.6m。则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1.8
90%
3、(2021湖北宜昌)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
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
4、(2021安徽)如图,用滑轮组将一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100N,若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
320
5、(2021四川广安)学校旁老旧小区正在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120
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6m,用时10s。在此过程中,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求: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
(2)拉力F的大小;(
)
(3)根据已知条件,以下物理量:
①滑轮组做的额外功,②拉力F的功率,
③动滑轮的重力,能求出的有___________(填写番号)。
40题
①②
750N
7200J
课堂总结
机械效率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作业布置
沪粤版物理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第13页1、2、3、4、5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课堂练习
1、(2021贵州黔东南州)如图5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5s将重90N的物体
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90N
B.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200J
C.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36W
D.此滑岭组的机械效率为90%
2、(2021海南)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升一定高度,该滑轮组有______段绳子承担物重,在绳子承受范围内,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增加所提升的物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21广西北部湾)图是利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的情景。匀速拉动车的过程中,车相对树木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动滑轮上有______段绳子承担对车的拉力,若对车的拉力为2400N,F为15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4、(2021江苏南京)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10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10N,物体在2s内升高0.5m,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是______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g取10N/kg)
5、(2021重庆A卷)如图所示的滑轮组,500N的拉力F在10s内将重800N的箱子匀速提升了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滑轮的作用是省力
B.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C.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D.拉力F的功率为100W
6、(2021四川自贡)将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绳子绕成图中的甲、乙滑轮组。使用甲、乙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G1、G2的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物重G1>G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一定大于F2
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
C.甲、乙滑轮组的有用功相同
D.甲的额外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较小
7、(2021重庆B卷)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用自制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将质量为36kg的重物在5s内匀速提升1m。他对绳的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B.拉力所做的功为200J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4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8、(2021天津)(多选).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后匀速提升重为200N和150N的物体。已知提升200N的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25N,拉力的功率为125W。若两次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时( )
A.?机械效率为80%??????????B.?机械效率为75%??????????
C.?拉力的功率为50W??????????D.?拉力的功率为100W
9、(2021山东济宁)测算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实验中得到一组数据,如表。
钩码种
钩码上升的高度
拉力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
0.5
0.1
0.3
0.3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2021·遂宁)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3
0.5
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
__________
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通过比较
_____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
施有(多选)_______________。
A.
减轻动滑轮重
B.
增加所提物体重
C.
机械加润滑油
D.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11、(2021湖南郴州)如图所示是小林同学组装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动滑轮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拉力F的作用下,将重为320N的重物经过20s匀速提升了3m。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课堂练习答案
1、D
2、
2
变大
3、
运动
2
80%
4、
50
90.91
27.5
解析:
有用功是W有=Gh=mgh=10kg×10N/kg×0.5m=50J
]因为是定滑轮,所以总功为W总=Fh=110N×0.5m=55J
则机械效率是
η=
90.91%
[3]拉力的功率是
5、B
解析:A、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n=2;
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0N×2×2m=2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故B正确;
C、根据F=(G+G轮)可得动滑轮重:
G轮=nF﹣G=2×500N﹣800N=200N,故C错误;
D、拉力的功率:P===200W,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动滑轮上绳子股数n分别为3和2,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可知:F1与F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A错误;B、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相同,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W有=Gh、W额=G动h可知:甲的有用功大于乙的有用功,两者的额外功相同,则甲的额外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较小,故C错误、D正确;
再由公式:η=可知:在额外功相同时,甲的有用功大,其效率就高,故B错误。故选:D。
7、D
解析:A、物体的重力:G=mg=36kg×10N/kg=360N;
绳子的有效段数为n=2,不计绳重和摩擦,F=(G+G动),
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200N﹣360N=40N,故A错误;
B、绳子移动的距离为:s=2h=2×1m=2m,
拉力在这5s内做的总功:
W总=Fs=200N×2m=400J,故B错误;
C、拉力的总功率:P===80W,故C错误;
D、用滑轮组提升重360N的物体,使它在5s内匀速上升1m,拉力在这5s内做的有用功:
W有=Gh=360N×1m=36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00%=×100%=90%,故D正确。
8、
B,D
9、答案:
(1)
(2)
10、(1)匀速
(2)丙
(4)1、3
(6)ABC
解析:(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
(2)第4次实验,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5,所以第4次实验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4)通过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6)根据η==知,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减轻动滑轮重力、或
机械加润滑油来减小额外功,或
增加所提物体重力增大有用功,增加重物上升高度不能改变机械效率,故ABC项正确。
11、(1);(2)60W;(3)80%
解析:
(1)由于绳重和摩擦不计,所以拉力为
(2)拉力F作用端绳子上升的高度
拉力所做的功
拉力做功的功率
(3)机械效率
答:(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3)机械效率。
1题
2题
5题
6题
7题
8题
9题
11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