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百分数的应用》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教学例4、例5、例6以及练习里的内容,要更新观念,改变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学生识别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类不同的问题,尤其不要机械套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所谓的规律。过去这样教的解题效果虽好,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变成了依据个别词语的简单判断。改进教法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其次,不必进行有关分率与百分率的联想训练。如从用去25%想到还剩(1-25%);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5+1/6,这些联想是为列除法算式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时安排:百分数的应用 11课时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说出数量关系式。红花比黄花多。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3、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例1出示例1,读题。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提示:①单位“1"的量是谁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②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③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④有几种解法?2、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二)、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3、比较试一试和例1。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三、补充练习(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 ( http: / / www." \t "_blank )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二)填空
(1)8是10的( )% 10是8的( )%
(2)10比8多( )% 8比10少( )%四、指导完成“练一练”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五、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1、做练习一第1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2、做练习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3、做练习一第3题。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六、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练习:(一)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二)口答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三)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四)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五)只列式,不计算。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可以适当加以分析。(六)对比练习。1、超市十月份营业额是25万元,比九月份增加5万元,增加了百分之几?2、菜地因干旱,今年产量是1200千克,比去年减产200千克,减产了百分之几?(七)完成练习一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八)完成第7题。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九)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三、读读“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第三课时 纳税问题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疑难点: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 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纳税(幻灯投影出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2、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4、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5、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三、同步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 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 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五、拓展提高练习二的第4题。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六、课堂回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七、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1-3题。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第四课时:利息问题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教材P5页例3以及练习二的5-8题。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含义。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教学重难点: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学生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预习一、 知识积累,解决障碍。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很少压岁钱,也很开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 (众生笑答:不是。)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生1:我存银行。生2:我交学费。生3:我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学习用品,再多的捐给灾区小朋友。生4:我用小部分买鞭炮,把大部分存入银行……)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二、 新课教学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重点分析200×4.50%的错误在哪里。所以当我们用本金×利率后还要再×时间才可以得到什么?你能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吗?学生进行计算,算出利息是18元。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完成试一试。存款的利息必须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是不是218的5%?独立完成。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4、联系生活:出示从网站截取的最新利率表: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见附表)三、全课小结: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四、说明补充: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六、课堂作业。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2、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标: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重点:按折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关键是对折扣和成数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刚才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到商店里购买东西。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揭题: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板书)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全班交流。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三、教学例4仔细审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2、探索解法。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价×80%=实际售价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4、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四、巩固练习1、做练习三第1题。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说每种商品所打折扣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2、做练习三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3、做练习三第3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4、做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五、全课小结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提出要求: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 题 第六课时 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练习三的5至9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已有知识经验。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二、补充练习。1、出示准备题:八折=( )% 九五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思考过程,重点指导对“九五折”的理解。对比练习:(1)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每件售价多少元?分析:①“九折”就是90%,是谁占谁的90%?谁是单位“1”的量(理解现在的售价是原售价的90%)。写出数量关系式②要求现在每件售价多少元?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就是求50元的9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③列式:50×90%=50×0.9=45(元)(2)一种衣服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售价是45元,每件的原价是多少元?①“九折”就是90%,是谁占谁的90%?谁是单位“1”的量(理解现在的售价是原售价的90%)。写出数量关系式②要求原来每件售价多少元?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就是求原价的90%是多少,原价不知道,只知道现价,用除法或者列方程计算)③列式。将两题进行对比,明确已知和未知,灵活使用。(3)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每件45元,你知道商场正在打几折吗?说出数量关系式。(4)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每件的售价比原来便宜多少元?问: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该怎样求?你是怎么想的?说想法。小组讨论。列式解答。学生列式,并讲评。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将四题进行比较。巩固此类题目的灵活运用。三、课堂作业:完成书上练习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1)出示地5题的两张图片。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1)学生试做。(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指出: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1)学生试做。(2)交流讲评。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学生试做后讲评。五、小结。指出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六、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第七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第11页例5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基本训练(一)解方程: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二、 新课教学1、教学例5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 )读题,理解题意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这个关键句,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2) 引导学生画图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谁?再画谁?如何画?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比男生的线段短还是长?(逐步完善线段图)怎样表示36人?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3)让学生列方程解答(4) 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5) 检验 让学生尝试检验 ;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两个量的总和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我们可以怎么思考?(利用两个量的关系进行未知数的设立。再利用两个量的总和已经知道这一基本关系式列出加法方程。)2、出示例5的比较题: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4人。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仔细读题,独立思考。(2)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两个量的差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3)我们应该怎么去想,和例5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又是什么?3、沟通比较,将例5与复习应用题进行比较,沟通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在思路上的一致。将例5与比较题进行沟通比较,突出异同,巩固概念。4、 教学“练一练”(1) 学生练习(2) 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三、 课堂小结问: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五、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四第1~4题其中第4题,要引导学生将此题跟例题相比较,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倍数、分数问题的联系。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第八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第12页例6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5~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一)找出单位“1”1.一本书已经看了2.实际比计划节约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4.乙数比甲数少(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 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 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三)复习题:青云小学九月份用水550立方米,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20%。十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二、新课教学:1、 教学例6出示例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1、 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句。2、 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3、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单位“1”知道吗?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5、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6、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7、 检验: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 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6进行对比,找出异同。3、 教学“练一练”(1) 做第1题,先审题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解答(2) 做第2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再让学生解答。三、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练习四第5-8题。1、 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2、 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四、 回顾总结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第九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10~16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基本训练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树苗的成活率是95%。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激发兴趣,让其体验成功。2、根据下面图意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用去30% 28只灰兔 比灰兔多25%用去( )吨 还剩28吨 白兔一堆煤共有( )吨 ( )只二、题目的变式综合练习。1、 做练习四的第11题。(为方便变式,我把书上的25%改为20%,21千克改为28千克)(1) 先让学生画线段图(2) 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3) 列出方程解答(4) 进行对比进行变式: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两次共剪去6米,这条绳子共长多少米?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了1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三、补充的综合练习: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全课总结。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第十课时 整理和练习(1)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第15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1~6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 回顾与整理自主复习: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有三种类型,你们知道吗?回答,总结。出示;(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1、要求: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茶苗的成活率是95%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某商品打八折出售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实际节约了15%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量关系,用乘法的形式来表示。)(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板书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5)某公司2002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 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全校有学生多少人?(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原价是多少元?(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她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三、指导完成书上的1-6题。1、完成第1题(1)先独立完成(2)交流点评(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2、完成第2题(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3)填表计算3、完成第3、4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4、完成第5、6题(1)先画图(2)解答(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五、课堂总结
学年下学期 六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第十一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第16页7~11题及“探索和实践”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补充练习题。(一)根据信息,先提出问题,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1)某水果种植专业户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45% ,十一月份卖出了30%,_______ (2)中大附小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十月份用电450度,比九月份节约了10%, (二)一组基本应用题。菜籽的出油率是42%。榨制出200千克菜油,需多少千克菜籽?用450千克菜籽能榨制多少千克菜油?2、我校本月用电1200度,比计划用电节约200度。节约百分之几?3、学校科技组有20人,舞蹈组人数是科技组的20%,又是田径组的30%。田径组有多少人?二、 练习与应用1、 完成第7题(1 独立解答(2)交流算法2、 完成第8题(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3、 完成第9题4、 完成第10题(1)理解题意问:两个百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为单位“1”?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要算这个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需先求出什么?(2)学生解答5、 完成11题(1)读题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明确两点: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1.5%。(2)学生解答三、探索与实践1、完成12题(1)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2、完成13题(1)现场调查(2)分别算出百分数3、思考题引导分析: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104*80%=130元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X+30%X=130,求出X=104元作出判断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