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鄂州)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
A.石器 B.骨耜 C.铁农具 D.曲辕犁
2.(2021·鄂州)“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3.(2021·鄂州)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一二 九运动
4.(2021·鄂州)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5.(2021·鄂州)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6.(2021·鄂州)读下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7.(2021·鄂州)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是( )
A.中苏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8.(2021·鄂州)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老子 D.孔子
9.(2021·鄂州)下图为1850~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0.(2021·鄂州)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全面爆发 B.凡尔登战役,一战绞肉机
C.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转折点 D.苏军攻克柏林,二战结束
11.(2021·鄂州)20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从松散到联合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
C.成立欧共体 D.成立欧盟
12.(2021·鄂州)导致当今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 )
A.经济实力 B.科技实力 C.军事实力 D.文化实力
二、非选择题
13.(2021·鄂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党史,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一大”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天换地”的真实内涵。
(3)用史实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答一点即可。)
(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4.(2021·鄂州)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劣,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渝吉《脱亚论》
材料三 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2000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
——杨积讯《论美国<联邦宪法>之长久存续》
(1)材料一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废除奴隶制的文件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有利于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任答两点即可)
15.(2021·鄂州)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这次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显示“斯大林模式”(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A.石器,不符合题意;
B.骨耜,不符合题意;
C.铁农具,不符合题意;
D.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图片可知,最后一个图片曲辕犁是唐朝时期耕作工具,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不符合题意;
D.据材料“庚子赔款”可得,此为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辛丑条约》后出现 现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3.【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B.井冈山会师,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一二 九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答案】C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A. 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不符合题意;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不符合题意;
C.观察结构图,从转战陕北、挺进中原、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可见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转入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再到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所以结构图描述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制定了“一五”计划 ,不符合题意;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不符合题意;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6.【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并逐渐深入内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A.中苏建交,不符合题意;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重返联合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A.苏格拉底,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老子,不符合题意;
D.孔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殖民掠夺,不符合题意;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符合题意;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知识,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世纪初,主要经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注意时间,这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全面爆发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空前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中1916年德法之间进行的凡尔登战役中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转折点 ,不符合史实;
D. 苏军攻克柏林,二战结束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实施马歇尔计划,不符合题意;
B.成立北约,不符合题意;
C.成立欧共体,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12.【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当今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科技实力,不符合题意;
C.军事实力,不符合题意;
D.文化实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3.【答案】(1)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材料内容是在中共一大上通过的。该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开始“改天换地”;
(3)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性的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答案为:(1)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1)(4)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4.【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2)根据材料“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与所学知识可得,此事件是明治维新。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废旧制,立新政的具体措施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根据材料中“1861--1865年”与所学知识,废除奴隶制 文件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产生深刻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可得,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材料“携手西洋诸国”可得,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通过南北战争,统一国家可得,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看看这些材料各自从哪些方面显示的来回答。
15.【答案】(1)《共产党宣言》。
(2)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3)B
(4)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知识点】五四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于宪章运动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最终失败,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做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说“这次革命”是指俄国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百年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次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通过材料“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是忽视民生的改善,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 ,故排除C项;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时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在中国建设时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故答案为:(1)《共产党宣言》
(2)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3)B
(4) 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1)(4)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注意依据材料信息理解。
1 / 1湖北省鄂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鄂州)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
A.石器 B.骨耜 C.铁农具 D.曲辕犁
【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A.石器,不符合题意;
B.骨耜,不符合题意;
C.铁农具,不符合题意;
D.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图片可知,最后一个图片曲辕犁是唐朝时期耕作工具,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021·鄂州)“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不符合题意;
D.据材料“庚子赔款”可得,此为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辛丑条约》后出现 现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3.(2021·鄂州)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A.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B.井冈山会师,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一二 九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2021·鄂州)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答案】C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A. 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不符合题意;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不符合题意;
C.观察结构图,从转战陕北、挺进中原、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可见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转入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再到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所以结构图描述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2021·鄂州)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制定了“一五”计划 ,不符合题意;
C.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不符合题意;
D.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6.(2021·鄂州)读下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并逐渐深入内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7.(2021·鄂州)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是( )
A.中苏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A.中苏建交,不符合题意;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重返联合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2021·鄂州)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老子 D.孔子
【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A.苏格拉底,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老子,不符合题意;
D.孔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2021·鄂州)下图为1850~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殖民掠夺,不符合题意;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符合题意;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知识,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世纪初,主要经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注意时间,这是解题的关键。
10.(2021·鄂州)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全面爆发 B.凡尔登战役,一战绞肉机
C.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转折点 D.苏军攻克柏林,二战结束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全面爆发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空前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中1916年德法之间进行的凡尔登战役中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转折点 ,不符合史实;
D. 苏军攻克柏林,二战结束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2021·鄂州)20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从松散到联合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
C.成立欧共体 D.成立欧盟
【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实施马歇尔计划,不符合题意;
B.成立北约,不符合题意;
C.成立欧共体,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12.(2021·鄂州)导致当今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 )
A.经济实力 B.科技实力 C.军事实力 D.文化实力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当今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科技实力,不符合题意;
C.军事实力,不符合题意;
D.文化实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二、非选择题
13.(2021·鄂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党史,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一大”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天换地”的真实内涵。
(3)用史实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答一点即可。)
(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1)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材料内容是在中共一大上通过的。该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开始“改天换地”;
(3)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性的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答案为:(1)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1)(4)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4.(2021·鄂州)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劣,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渝吉《脱亚论》
材料三 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2000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
——杨积讯《论美国<联邦宪法>之长久存续》
(1)材料一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废除奴隶制的文件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有利于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2)根据材料“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与所学知识可得,此事件是明治维新。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废旧制,立新政的具体措施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根据材料中“1861--1865年”与所学知识,废除奴隶制 文件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产生深刻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可得,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材料“携手西洋诸国”可得,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通过南北战争,统一国家可得,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
(3)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看看这些材料各自从哪些方面显示的来回答。
15.(2021·鄂州)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这次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显示“斯大林模式”(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答案】(1)《共产党宣言》。
(2)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3)B
(4)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知识点】五四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于宪章运动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最终失败,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做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说“这次革命”是指俄国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百年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次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通过材料“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是忽视民生的改善,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 ,故排除C项;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时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在中国建设时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故答案为:(1)《共产党宣言》
(2)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3)B
(4) 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1)(4)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注意依据材料信息理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