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170011734800第二章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1. 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等到鸡蛋表面的水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
A.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量逐渐散发 B.水的温度很低,蛋壳的温度高
C.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使蛋壳温度降低 D.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
2. 冬天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口腔病情的小镜子,常常在火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嘴里,这是为了 (????????)
A.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口中 B.避免镜子温度低冰了病人的口腔
C.提高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使镜面模糊,不便观察 D.把镜面的水烘干
3. 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 ? )
A.打火机中的液体 B.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4.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判断水是否已经沸腾的依据是(?)
A.水的温度达到100??C B.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C.声音响度达到最大 D.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
5. 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 ? ? )
A.水液化吸热 B.水液化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
6.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不能同时进行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在沸点时才可能发生 D.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7. 人不小心接触到质量相同的100??C的水与100??C的水蒸气,其烫伤更严重的是( )
A.100??C的水 B.100??C的水蒸气
C.烫伤一样严重 D.无法确定
47123352247908. 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沸腾,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加热4min 后,停止加热,水保持沸腾
C.因供热不足,水始终没有沸腾
D.水的沸点是100?C,说明此时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9.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73295-3810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10.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567245519050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11. 物理课堂上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适当升高挡风玻璃的温度,都可以除雾
C.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
12.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水温不断升高 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时温度不升高,所以不需要吸热
13.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瓶中酒不喝时,盖子上瓶盖 B.沙漠植物的针叶
C.苹果装入保鲜袋中 D.夏天气温高时吹风扇
14. 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2?C B.32?C C.40?C D.100?C
15. 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B.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363791537719016.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温度能够到达沸点,但不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17. 炎热的夏季,小明在写作业时注意到两个现象:①墙上的空调吹出白色的“冷气”;②桌上的热水杯内冒出白色的“热气”.请你用已学知识帮小明分析:“冷气”和“热气”的实质都是________;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18.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19. 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过会儿变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表面会出现水雾,这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 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这“白气”实际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这是由壶内的水________而形成的;但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打开壶盖时,要小心不要被水蒸气烫伤,因为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要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
21. 如图,冬天骑行摩托车时,头盔的镜片上很容易形成“雾气”,这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了________现象,此时应该打开透气孔,风便从透气孔快速进入,增加了“雾气”的________,可以有效防止雾气产生而阻碍视线。
22. 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以氢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氢液化后储存在燃料室中.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离开地面,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是由水池内的水________形成高温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这个过程中,水池内的水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起到了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23.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将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中的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是________(选填“a”“b”“c”或“d”).
(3)水沸腾时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在加热到第7min 时,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①”或“②”).
24.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的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________.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C.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________(选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A4.B5.C6.C7.B8.D9.C10.A
11.B12.B13.D14.B15.A16.C
17.
水,相同
18.
液化,放出,减少
19.
汽化 ? 液化
20.
小水滴,先汽化后液化,水蒸气液化放热
21.
液化,蒸发
22.
压缩体积,汽化,液化,吸收,降低
23.
(1)不变,低于
(2)c
(3)液化
(4)①
24.
(1)高
(2)93
(3)已经沸腾
(4)不变
(5)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