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透镜 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1节透镜 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9 23: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1节透镜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是凹透镜的是(????)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 透镜只能用透明玻璃制成
C. 透镜至少有一面被磨成球面
D. 透镜的光心不一定在主光轴上
如图所示,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椭圆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后(????)
A. 仍为平行光束
B. 变为发散光束
C. 变为会聚光束
D. 无法确定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 B.
C. D.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会聚在焦点上
B.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
A. 焦距不变 B. 焦距会变长
C. 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 D. 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一定大于l
B. f一定小于l
C. f一定等于l
D. f可能小于l
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其中运用凸透镜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透镜分两类:中间??????????、边缘??????????的是凸透镜,而中间??????????、边缘??????????的为凹透镜.如图所示的玻璃元件被分成五部分,其中为凸透镜的是??????????部分,??????????部分是凹透镜.
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于F点(未画出)后又射向平面镜。当用眼睛在平面镜前观察时,感觉光束恰好是从M点射来的,则光束经过凸透镜的时候会聚点F到M点的距离是??????????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m。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点B,则该透镜起到??????????(填“会聚”或“发散”)的作用,是??????????透镜.由此说明,能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如图所示,透镜是??????????,MN是??????????,F1、F2为??????????,O为??????????,f1、f2是??????????,f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2.
三、作图题
完成下列作图:
(1)请作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______于一点,叫______,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______,一个凸透镜有______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2)如图a所示,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把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已在图上标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b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_____,从A处射出的光为______(填“发散”、“平行”或“会聚”)光线,这种小灯泡的灯丝位于A的______处。
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1)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2)若OA=2.8cm,AB=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 cm。
图甲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凸透镜,当一束平行光射向空气凸透镜时,出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请你进行以下探究:
(1)图乙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棱镜,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线O1O2从空气进入玻璃后折射光线O2T的大致位置.
(2)对比分析图甲、乙,可以猜想:图甲中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3)将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______在另一侧来回移动,通过在白纸上能否观察到很小很亮的_________,验证(2)中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是通过_________方法验证猜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由题图知,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有①③⑤;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有②④⑥。
2.【答案】C【解析】解: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A选项错误;透镜可以用玻璃制成,也可以用塑料、冰或水等透明介质制成,故B选项错误;透镜至少有一面应被磨成球面,故C选项正确;透镜的光心一定在主光轴上,故D选项错误。
3.【答案】B【解析】解:玻璃砖可看成是两个凹透镜合在一起,仍然是一个凹透镜,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变为发散光束。
4.【答案】B
【解析】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不符合题意;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不一定能会聚于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会会聚在焦点,故 A 错误;
B.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 B 正确;
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 C 错误;
D.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故 D 错误。故选B 。??
7.【答案】C
【解析】解: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通过“嫦娥一号”把水滴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相当于凸透镜变凸,折射能力变强,由于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所以焦距会变小,故C正确,ABD错误.
8.【答案】D
【解析】?[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并没有得到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而它们两者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因此f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从①②③④中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②和③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①和④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都是凸透镜。
10.【答案】A
【解析】解:
把冰磨制成凸透镜,让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太阳光将会聚在焦点,从而使焦点处温度升高,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从而取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A、图中平行光经凸透镜会聚于焦点,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平行光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厚?
? 薄??
?薄
?厚
1、3、4、5
2
12.【答案】0.6 0.2
【解析】解:由题知,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于F点后又射向平面镜,则凸透镜的焦点在平面镜前面,当用眼睛在平面镜前观察时,感觉光束似乎是从M点射来的,则焦点(镜前光线的会聚点)为物点,M为像点。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作出凸透镜的会聚点即点F,如图所示。光束会聚点F和M点的距离s=2×0.3?m=0.6?m;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0.5?m?0.3?m=0.2?m。
13.【答案】发散
?凹
不一定
【解析】解:
放上透镜后光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远离透镜,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于一点,而本题中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也可会聚于一点.由此可知,能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不一定是凸透镜.
14.【答案】凸透镜
主光轴?
焦点
光心
焦距
等于
15.【答案】(1)? (2)
16.【答案】会聚? 焦点? 焦距? 2? 13.2? 凸透镜? 平行? 焦点
【解析】解: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能会聚到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因为两侧的光都能被透镜会聚到另一侧的一点,所以凸透镜具有两个焦点;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3.2cm;
(3)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A在焦点处,从A处射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
故答案为:(1)会聚;焦点;焦距;2;(2)13.2;(3)凸透镜;平行;焦点。
17.【答案】1.3
【解析】解:(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即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交点则可确定在凸透镜上入射点的位置,画出入射光线,光路图如图所示:

(2)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所以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为焦点F,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F=AB=1.5cm,则焦距f=OA?AF=2.8cm?1.5cm=1.3cm。
故答案为:(1)见上图;(2)1.3。
18.【答案】(1)如图所示? (2)发散? (3)光屏? 光斑?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