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
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分米=( )厘米=( )毫米 1元 =( )角=( )分
3分米=米=( )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甲乙两个超市的酸奶冰糕的标价:甲超市的标价是2.5元/颗,乙超市的标价是2.50元/颗。那你们会去哪家超市买冰糕呢?为什么?
生:回答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0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师:板书(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三、探索新知
?1.合作交流、探究小数的性质?
(1)利用手中的直尺,分别测量画出1分,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长度。
(2)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三条线段的关系。(相等)
(3)利用学过的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 数。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师:(课件演示讲解)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0.100米。这样,通过我们动手操作,我们发现: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师生总结小数的性质
(1)(师根据板书提示,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一两句概括汇报)
(2)各组代表汇报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3、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
(1)小组合作:比较0.30与0.3的大小,进一步进行验证
出示两个涂好的正方形图形,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用小数又怎样表示?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为什么它们大小相等,说说理由。?
课件演示说明 0.30=0.3?
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提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各组代表回答……?
四、巩固应用与思维拓展
利用本节所学的小数的性质进行练习巩固。?
五、课下作业:怎样才能使200=20=2这个式子成立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 0.1米=0.10米=0.100米??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
教学设计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具教学的优势,汲取尝试教学法的精髓,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的精神,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1、学具操作与课件演示达到和谐统一
学生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来获得概念。因而,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自己获得知识,锻炼自己的分析、推导和概括能力。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2、创设情境,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观察、猜想、操作、发现、思考、探究,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中去准确把握“小数的性质”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获得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3、渗透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关注合作与交流
在探究小数的性质时,注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结论,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旨在说明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中展示商品价格的标签,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更有利于学习小数的化简与改写,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5、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平日教学中,我坚信“只有精心的预设,才有生成的精彩”,面对丰富的课堂生成资源,我不仅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体现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人文关怀,也应该更好的关注和利用来自学生的信息,迅速调整教学思路,顺应学生的理解,游刃有余的面对有效的生成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总之,在我的设计思路中尽可能的体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努力把数学课上成体验型的课、开放式的课、探究式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