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6.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课前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一质点在力=(﹣3,5),=(2,﹣3)的共同作用下,由点A(10,﹣5)移动到B(-4,0),则,的合力F对该质点所做的功为( )
A.24 B.﹣24 C.110 D.﹣110
2.加强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某学生做引体向上运动,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若两只胳膊的夹角为,每只胳膊的拉力大小均为,则该学生的体重(单位:)约为( )
(参考数据: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63 B.69 C.75 D.81
3.已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该物体保持平衡,需再加上一个力,则( )
A. B. C. D.
4.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是每分钟40m,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钟20m,如果船从岸边A处出发,沿着与水流垂直的航线到达对岸,那么船前进的方向指向河流的上游并与河岸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5.作用于原点的两个力,,为使它们平衡需要增加力,则力的大小为( )
A. B. C.5 D.25
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
A.40N B. C. D.
7.设表示“向东走”,表示“向西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向东走” B.表示“向西走
C.表示“向东走” D.表示“向西走”
8.已知作用在点A的三个力,,,且,则合力的终点坐标为( )
A. B. C. D.
9.某人在静水中游泳的速度为km/h,水流的速度为4km/h他沿着垂直于对岸的方向前进,那么他实际前进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 )
A.90° B.30° C.45° D.60°
10.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风速为,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夹角为,且,则的大小为________.
12.力作用于质点P,使P产生的位移为,则力对质点P做的功是________.
13.若一个质点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方向为北偏东30°;方向为北偏东60°;,方向为北偏西30°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合力________.
14.用两条等长的绳子悬挂一个灯具,已知灯具重量为10N,两条绳子之间的夹角为120°,则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15.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合力,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_(单位:牛顿).
16.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为560m,一艘船从一岸出发到河对岸,已知船的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则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精确到).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先求出,的合力F的坐标、的坐标,再求出由共点力平衡得合力对该质点所做的功.
【详解】
由题意可知,,的合力=+=(﹣3,5)+(2,﹣3)=(﹣1,2),,
则由共点力平衡得合力对该质点所做的功为.
故选:A.
2.B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该学生的体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得解.
【详解】
如图,设该学生的体重为,则.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3.D
【分析】
如果物体保持平衡,那么所受合力为,根据已知三个力,计算可得。
【详解】
由物理知识,知物体平衡,则所受合力为,所以,故.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由物体受力平衡求向量,是基础题。
4.C
【分析】
设水流速度与船速的合速度为v,方向指向对岸.求得,即得解.
【详解】
设水流速度与船速的合速度为v,方向指向对岸.
由题意知,,
又,所以.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实际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5.C
【分析】
由题意可知,先求力坐标,再求模.
【详解】
解:由题意有,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了根据坐标求向量的模,属于基础题.
6.B
【解析】
【分析】
作出示意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两个力的大小,再求合力.
【详解】
解:如图,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为这两个力的合力.
由题意,易知,∴,
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此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此时合力的大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属于基础题.
7.D
【分析】
利用向量的加法则,可得的方向与同向,故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表示“向东走”,表示“向西走”,两个向量方向相反,
因为,所以与同向,且的模为5,
所以表示“向西走”.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共线向量的加法运算,考查平面向量的实际运用,属于基础题.
8.A
【分析】
先求出,再设终点为,由求出的值即得解.
【详解】
,
设终点为,则,
所以,所以,
所以终点坐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和运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9.D
【分析】
作图,用表示水速,表示该人垂直游向对岸的速度,求的大小即得解.
【详解】
如图,用表示水速,表示该人垂直游向对岸的速度,
则实际前进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
,
所以.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物理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10.B
【分析】
先明确速度是一个向量,然后可作图分析.
【详解】
由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逆风行驶的速度为.注意速度是有方向和大小的,是一个向量.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加法法则的应用,难度较易.物理学中常见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都可以称作向量或者矢量,可进行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11.
【解析】
【分析】
,再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模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2.
【解析】
【分析】
直接由功的公式,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得答案.
【详解】
解:由题易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了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属于基础题.
13.
【分析】
分别求出的坐标,即得合力.
【详解】
由题图可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物理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14.10
【分析】
先作图,求出两条绳子的合力的大小,即得每根绳子的拉力的大小.
【详解】
如图,由题意,得,,
则,即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10N.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物理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15.
【分析】
根据题意设第三个力为,根据向量的加法列等式,求出,即得向量,
再根据求模公式算出力的大小.
【详解】
解:因为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合力.
设第三个力为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加法运算和向量求模,属于简单题.
16.6
【分析】
先确定船的方向,再求出船的速度和时间.
【详解】
因为行程最短,所以船应该朝上游的方向行驶,
所以船的速度为km/h,
所以所用时间是.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