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3、在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长方体牙膏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猜测质疑,引入新课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老师也收集到这样两个纸盒(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长方体纸盒),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体纸盒,谁用的纸板比较多呢?(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谁用的纸板比较多,使学生产生拆开纸盒研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想法,从而主动探究体与面的关系,同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使其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感受表面积的意义。
(1)把长方体牙膏盒沿棱剪开并展开,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①长方体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
②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明确: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2)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剪开并展开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真正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实际观察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从而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意义。
2.探究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议一议。 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 )×( );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 )×( );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 )×( )。
(3)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
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为S=(ab+ah+bh)×2。
3.课件出示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师: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就是求什么。 (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4.师生共同完成。
上、下每个面: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前、后每个面: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左、右每个面: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5.列式计算并板书。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8×5×2+8×4×2+5×4×2 =80+64+40 =184(cm2)
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5+8×4+5×4)×2 =92×2 =184(cm2)
答:至少要用184cm2的硬纸板。
6.课件出示“试一试”
一个棱长2cm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
(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7.引导学生推导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
8.课件出示例2:做这样一个纸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1)分析题意。
求制作这个纸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就是求什么?
问题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这时里需要算几个面?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
(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方法一 25×10+25×35×2+10×35×2=2700(cm2)
方法二 (25×10+25×35+10×35)×2—25×10=2700(cm2)
答:制作这个纸袋至少需要2700cm2的纸。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做一个长是21 cm,宽和高都是13 cm的长方体铁皮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完成教材43页“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44页1、2、3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S=2ab+2ah+2bh
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