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3、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4、搜集有关果胶酶应用的资料。
【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
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课题难点:
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
的作用》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将酶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以及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可加工成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生化酶制剂。
思考讨论
酶具有
哪些独特的优点 其本质和作用场所是什么
●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强
●作用条件温和
酶的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在生物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
一.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
二.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易发生沉淀.
2、为什么能够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1、果胶酶有什么作用?
1.果胶是植物组织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主要存
在于植物组织的哪一部分 (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间隙
D.细胞壁及胞间层
2.果胶酶能将植物组织内的果胶分解成( )A.透明果汁 B.半乳糖醛酸
C.丙酮酸 D.酶制剂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不包括( )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乳糖分解酶 D.果胶酯酶
D
B
C
4.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
使果汁浑浊,因此应加入果胶酶去除果胶,这表现酶的( )
A.多样性 B.高效性 C.专一性 D.受温度影响
C
果汁经浓缩在高浓度的糖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果冻。但糖含量太多影响风味,也不符合当今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必须采用酶法处理技术。
“最佳果浆酶解工艺”(OME工艺),其优点是明显提高榨汁率,使压榨机生产能力提高30%~100%,果渣量减少30%~50% ,作食品添加剂.改善口味,增加营养
果胶酶发挥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什么是酶的活性?如何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什么?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一下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提出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预期假设:在最适温度(约 40 ℃)酶的活
性大、低于或高于最 适温度时酶活性递减
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
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是影响混合物的温度,
从而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搅拌器搅拌制成苹果泥均分装入
9支试管
果胶酶水溶液等量
9支试管
各取一支分九组分别放入30℃、 35℃ 、40℃ 、45℃、 50℃ 55℃、60℃、65℃ 、70℃的恒温箱中恒温加热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将果胶酶加入相同温度的苹果泥内
恒温保持10分钟
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量,填入表格
实验温度 30℃ 35℃ 40℃ 45℃
果汁量
说明:等量的控制(果泥、果胶酶的量)
等时间的控制(反应时间、过滤时间)
恒温的控制(不同反应物的预热 水浴、反应物的混合搅拌等)
其他处理(加水、滤纸等)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只须将温度梯改成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
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
搅拌器拌制成苹果泥均分装入
果胶酶水
溶液等量
5支试管
5支试管
各取一支分5组分别放入37度的恒温水箱中恒温加热.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将果胶
酶加入相同温度的苹果泥中调节PH为
5.6.7.8.9
恒温保持10min
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量,填入表格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之PH至2.0,保存于37度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为(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和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多肽、胃蛋白酶、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淀粉、胃蛋白酶、水
A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需注意的是,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1.与其他工业用酶基本相同,果胶酶的适宜温度范围也比较宽泛,因此,可以选用10 ℃作为温度梯度,设置的具体温度为10 ℃、20 ℃、30 ℃、40 ℃、
50 ℃和60 ℃等,也可以尝试以5 ℃作为温度梯度。
2.苹果、橙子和葡萄等水果都可以作为反应物,水果不用去皮。
3.果泥的用量可以采用5 ml左右,果胶酶的用量可采用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2 ml。
4.水浴时间可以为20~30 min。
5.过滤果汁时,漏斗中应放置滤纸。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
涤效果 》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一)普通洗衣粉
一、基础知识
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
1、洗衣粉主要成分:
2、种类
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
磷:一种营养元素,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
无磷洗衣粉:不用磷酸盐作助洗剂的一类产品,无水质富营养化这一特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1、定义:
(二)加酶洗衣粉
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2、成分
除含有普通洗衣粉的成分外,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多种: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还有复合酶
①蛋白酶:
应用:有助于取出例如汗渍,血渍,青草,粘液,粪便以及各种食品类的蛋白质污垢
作用: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碱性蛋白酶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蛋白酶
肽酶
②脂肪酶
应用:可以催化水解各类动植物油脂和人体皮脂腺分泌物及化妆品污垢,
碱性脂肪酶也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
作用:将大分子的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物质,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脂肪酶
③淀粉酶
应用:可以去除例如来自面条、巧克力、肉汁和婴儿食品中含有淀粉的污垢
作用:将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淀粉 麦芽糖
淀粉酶
④纤维素酶
应用:去除棉纺织品表面的浮毛,使洗涤后的棉纺织品柔软蓬松,织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
作用:碱性纤维素酶本身不能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它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层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纤维素 葡萄糖
纤维素酶
⑤复合酶
实际污垢组成复杂,往往蛋白污垢被脂肪污垢或淀粉污垢覆盖,单一酶的作用一般达不到彻底清除污垢的作用。而复合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协同效应”。
试验测定,单独使用蛋白酶或淀粉酶,得到的洗涤效果远不如把每种酶用量减半后放在一起使用的效果。即给定酶的用量,复合酶的效果远远超过单一酶的效果。原因是淀粉酶分解了污渍表面的淀粉污垢,使蛋白酶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向蛋白质污垢进攻。
(三)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可以分散污垢;等等
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于溶于水,从而与纤维分开
(四)解释现象
1、若某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说明该洗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为什么?
蛋白酶,因为血渍和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分解血渍和奶渍中的蛋白质。
2、为什么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
是为了使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充分的分解衣物中的蛋白质污渍;用温水浸泡衣物,因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3、为什么不能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下降
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因为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而丝质及羊毛衣料中含有蛋白质,这样会损坏衣物
5.为什么使用加酶洗衣粉洗衣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人体皮肤细胞有蛋白质,如不彻底清洗双手,就会使手的皮肤受到腐蚀。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此外: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
二、实验设计
(一)子课题一: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
生活中的各种污渍主要是蛋白质、脂质、淀粉等多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在相应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遵循原则
实验变量为不同种类的洗衣粉,设计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有效的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
3、实验操作流程
(1)实验准备
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取一定量的污染物制成溶液,取等量的污染物滴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新布上
称取等量的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2)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大烧杯并编号,用量筒分别量500ml自来水放入其中。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和普通洗衣粉,另一组为污染布和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④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3)实验结论
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一、课题目标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
基础知识
(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
1.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实例
(1)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 酶
葡萄糖异构
(2)葡萄糖异构酶的优点
稳定性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
(3)在生产中直接使用酶有什么缺点?
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2.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
3.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的优点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二)固定化细胞技术
1.将酶或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将酶(或细胞)包埋在细微网格里
将酶(或细胞)相互连接起来
将酶(或细胞)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吸附法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应用相同,都能催化某些反应
区别
1)固定化细胞技术操作容易,成本低,容易回收;
2)固定化细胞技术对酶活性影响更小;
3)固定化细胞固定的一系列酶;
4)由于大分子难以通过细胞膜,因此固定化细胞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载体材料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其共同的特点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
(一)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实验操作
1、酵母细胞的活化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的CaCl2
3、配制海藻酸钠的溶液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5、固定化酵母细胞
(二)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实验操作
1、将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到3次。
2、将150ml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到20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25摄氏度下发酵24h。
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 h,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一)酵母细胞的活化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下列问题
(二)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实验的成败,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三)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