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试题1.2《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习题1(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试题1.2《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习题1(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2 08:2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习题1
一、选择题
1.已知,如图在中,,是三角形的高,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cm,2cm,则其周长为(
)
A.3cm
B.4cm
C.4cm或5cm
D.5cm
3.“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
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点固定,,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4.如图,在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点D是线段AE上的一点(不包括端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E⊥BC
B.
C.
D.
5.下列各组数,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4,6,8
B.,,
C.5,12,14
D.,,
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AE,BD=CE,则∠ACE的度数是(
)
A.40°
B.50°
C.60°
D.70°
7.若△ABC的三边长满足,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A︰∠B︰∠C=1︰3︰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2︰b2︰c2=9︰16︰25,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9.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值为(
)
A.3
B.4
C.5
D.9
10.如图,已知,点在射线上,点…在射线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若,则的边长为(
)
A.
B.
C.
D.
11.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交于;点在上,,,,则的长为(
)
A.12
B.10
C.8
D.6
12.如图,△ABC中,∠B=2∠A,∠A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已知AC=16,BC=9,则BD的长为(   )
A.6
B.7
C.8
D.9
13.(2021·四川绵阳市·八年级期末)如图,直线a,b相交形成的夹角中,锐角为52°,交点为O,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B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如图,在边长为9的等边△ABC中,CD⊥AB于点D,点E、F分别是边AB、AC上的两个点,且AE=CF=4cm,在CD上有一动点P,则PE+PF的最小值是(
)
A.4
B.4.5
C.5
D.8
二、填空题
15.如图,在中,,若,,则的度数是______
16.如图所示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立柱垂直于横梁,,,则立柱
的长度为___________.
17.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为内部一条射线,点为射线上一点,,点分别为边上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
19.如图△ABC中,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点做,交AB、AC于E、F,请写出图中线段EF与BE、CF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如图,点E在AB上,AC与DE相交于点F,△ABC≌△DEC,∠B=65°.
(1)求∠BCE的度数;
(2)若∠A=20°,求∠ACE的度数.
2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都是格点.
(1)小明发现是直角,请补全他的思路;
小明的思路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三条边长,可得,_______,_______.从而可得、、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是直角.
(2)请用一种不同于小明的方法说明是直角.
22.如图,△ABC中,AC=15,AB=25,CD⊥AB于点D,CD=12.
(1)求线段AD的长度;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3.如图,在中,,,在线段延长线上取一点,以为直角边,点为直角顶点,在射线上方作等腰,过点作,垂足为点.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
(3)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试求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24.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
(1)如图1,求证:DB=DE;
(2)如图2,过点D作DE的垂线交BC于点F,求证:△DFC是等边三角形.
25.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________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在直线BC上(线段BC之外)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与x轴分别交于点和点C.点D为线段上一动点,将沿直线翻折得到,线段交x轴于点F.
(1)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D在线段上.
①当点E落在y轴上时,求点E的坐标.
②当与的面积相等时,求线段的长.
(3)若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A.4.D.5.D.6.C.7.D.
8.B.9.B.10.C.11.C.12.B.13.D.14.C.
二、填空题
15.70°.
16..
17..
18.6
三、解答题
19.
解:CF+BE=EF.
证明如下:
∵BO平分∠ABC
∴∠EBO=∠CBO?,
∵?
∴∠EOB=∠OBC?,
∴∠EBO=∠EOB,
∴EO=BE?,
同理可得:CF=FO,
∵EO+FO=EF

∴CF+BE=EF.
20.
解:(1)∵△ABC≌△DEC,
∴CB=CE,
∴∠CEB=∠B=65°,
在△BEC中,∠CEB+∠B+∠ECB=180°,
∴∠ECB=180°﹣65°﹣65°=50°,
(2)∵∠A=20°,∠B=65°
∴∠ACB=95°,
在△ABC中,
∠ACE=180-∠A-∠B-∠ECB=180°-20°-65°-50°=45°.
21.
(1)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三条边长,可得,,.从而可得、、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是直角.
(2)作图如图,由图可得:,,.
在和中,



在中,,

∵D、B、E三点共线,


22.
(1)∵CD⊥AB,
∴∠ADC=∠BDC=90°,
在Rt△ADC中,
∵∠ADC=90°,AC=15,CD=12,
∴AD2=AC2?CD2=152?122=81,
∵AD>0,
∴AD=9;
(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AB=25,AD=9,
∴BD=AB?AD=25?9=16,
在Rt△CDB中,
∵∠BDC=90°,
∴BC2=CD2+BD2=122+162=400,
∵BC>0,
∴BC=20,
∵AC2+BC2=152+202=252=AB2,
∴∠ACB=90°,
∴△ABC为直角三角形.
23.
解:(1)
依题意补全图形;
(2)证明:∵,

∴,
∴,
又∵,
∴,
∴,
又∵,
∴≌,
∴;
(3)线段与的数量关系是:.
∵≌,
∴,
又∵,
∴,
∴,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C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C=CG,
∴CG=AC.
24.
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A=∠ACB=60°,
∵AB=BC,BD是中线
∴BD⊥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
∴∠BDC=90°,∠CBD=30°,
∵CE=CD,∠ACB=60°
∴∠CDE=∠E=30°,
∴∠E=∠CBD=30°,
∴DB=DE,
(2)∵△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
∵FD⊥DE,∠E=30°,
∴∠DFC=60°,
∴∠DFC=∠DCF=60°
∴△DCF是等边三角形.
25.
解:(1)∵,
∴,
∵AB=AC,AD=AE,
∴,,
∵,
∴,
在和中
∴,

(2).
理由:∵,
∴.
即.
在和中

∴.
∴.
∴.
∴.
∵,
∴.
②如图:
∵,
∴.
即.
在和中

∴.
∴.
∵,,


26.
解:(1)把点代入,
∴直线为
把点代入,得
把代入得,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①如图,过点A作轴于点H,则,
点坐标为



点D为的中点

当时,

(3)由对折可得:
为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时,
如图,由对折可得:
过作于
如图,当时,
由对折可得:
由两点坐标可得:



综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