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二(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二(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31 12: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二(青岛版)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 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和BC的中点,已知DE=2,则AB=( )
A.1 B.2 C.3 D.4
3.要使根式有意义,则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 )
x≠3 B.x≤3 C.x>3 D.x≥3
4. 为测量如图所示上山坡道的倾斜度,小明测得图中所示的数据(单位:米),则该坡道倾斜角α的正切值是( )
A.  B.4  C. D.
5.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 的是( )
∠A=∠D,∠C=∠F,AC=EF B.∠A=∠D,AB=DE,BC=EF
C.∠B=∠E,∠C=∠F,AB=DE D.AB=DE,∠A=∠D=80°,∠B=60°,∠F=40°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
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点P(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
  D.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7.(2011 舟山)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为中位线,则四边形BCED的面积为(  )
A. B. C. D.
8. 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 )
A.9.5  B.10.5  C.11  D.15.5
9.一个纸环链,纸环按红黄绿蓝紫的顺序重复排列,截去其中的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被截去部分纸环的个数可能是(  )
( http: / / www.m / )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10. 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
(-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并
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B′C.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在△ABC中,AB=AC,∠A=40°,则△ABC的外角∠BCD=  度.
计算:=
如图,在□ABCD中,点E在边BC上,BE:EC=1:2,连接AE交BD于点F,则⊿BFE的面积与⊿DFA的面积之比为
已知:x>,化简的结果是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16.小宁想知道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度(如图),他测得CB的长度为10米,∠ACB=50°,请你帮他算出树高AB约为________米.
(注:①树垂直于地面;②供选用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2)
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条件是 ,结论是
如图,O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则∠BOC和∠A的关系是
如图,△ABC中,CD⊥AB,垂足为D,下列条件中,能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多选、错选不得分)
①∠A+∠B=90°②③④
化简二次根式=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60分)
21. (8分)化简计算
(1);
(2),其中 当x=
22.(8分)
如图,已知AB=AC,∠A=36°,AB的中垂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M。有下面4个结论:
①射线BD是么ABC的平分线;②△BCD是等腰三角形;
③△ABC∽△BCD;④△AMD≌△BCD。
(1)判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哪几个
(2)从你认为是正确的结论中选一个加以证明。
23.(10分)
莲城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内旗杆高度,如图,在C点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30°,向前走了6米到达D点,在D点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60°(测角器的高度不计).
⑴ AD=_______米;
⑵ 求旗杆AB的高度().
24.(10分)小明在学习了后,认为也成立。例如:。你认为他的化简对不对?说说理由。
25.(12分)某校八年级(6)班分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数学抢答,共有10道选择题,答对8道题(包含8道题)以上为优秀,各组选手答对题数统计如下表: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组选手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选手 0 0 4 3 2 1
(1)请你填上表中乙组选手的相关数据;
(2)根据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利用上述数据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至少三个方面)
26. (12分)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
(1) 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 P1,P2,P3,P4,P5,D,F是△DEF边上
的7个格点,请在这7个格点中选取3个
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构成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要求写出2个符合条件的三角
形,并在图中连结相应线段,不必说明理由).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二(青岛版)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B C B D D D
评分标准 选对一题给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110° 12. 13. 1:9  14.x+3  15.   16. 12
有一个角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这个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9.①②④ 20.
解答题(共6小题,共60分)
21.(8分)解:(1)(1)解:原式=
=3
(2)原式===.
当x=时
原式===
22.(8分)
(1)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
(2)证明第①个结论;
∵MN是AB的中垂线。
∴DA=DB
则∠A=∠ABD=36°,
又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36°,
∴∠C=∠ABC=72°,∠DBC=36°,
∴BD是∠ABC的平分线。
23.(10分)
解:(1)设=,=··················1分
∴tan30° = ························2分
=
解得:=3····························2分
=3
∴=6·····························2分
故答案为:6
(2)∵=3,=6
∴= QUOTE =3 QUOTE ≈5.20米···················3分
(10)解:不对。对于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a≥0,而中被开方数小于零,根式无意义。正确解法:
(12分)解(1)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优秀率
甲 8 8 8 1.6 80%
乙 8 7 8 0.9 60%
甲乙两组平均数都是8,说明两组平均水平一样;
甲乙两组方差分别是1.6和0.9,说明乙组比甲组稳定;
从优秀率看甲组优秀学生多。
26. (12分)
解:(1) △ABC和△DEF相似. ……2分
根据勾股定理,得 ,,BC=5 ;
,,.
∵ , ……3分
∴ △ABC∽△DEF. ……1分
(2) 答案不唯一,下面6个三角形中的任意2个均可. ……6分
△P2P5D,△P4P5F,△P2P4D,
△P4P5D,△P2P4 P5,△P1FD.
5 m
20 m
(第4题)
α
5 m
20 m
(第2题)
C
A
E
D
B
(第8题)
C
B
D
A
E
F
C
B
D(A)
A
B′
A′
(第10题)
-1
x
1
O
-1
1
y
B
A
C
30°
60°
A
6米
D
C
B
A
C
B
F
E
D
P1
P2
P3
P4
(第22题)
P5
A
C
B
F
E
D
P1
P2
P3
P4
(第22题)
P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