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数学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31 12: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一、学习目标:
1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有关计算和证明。
3了解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辅助线的作用,体会转化的思想。
4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二、知识回顾:
几何证明的过程一般包括 、 、 三个步骤。
三 、自主预习(对照课本完成以下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
2辅助线: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加的线叫做 ,这种线通常画成

3三角形的外角:
(1)概念:三角形一条边的 和另一条相邻的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 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四、导学探究(先自己思考如有问题小组内交流)
探究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1、要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必须从以前学过的涉及180°的角的知识去考虑,涉及180°的知识有:(1) ;(2) ;(3) 。
2、辅助线的添加:当问题的条件不够时,添加辅助线,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成自己会解的情况。
例1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是∠A、∠B、∠C。
求证:∠A+∠B+∠C=1800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你还发现了什么?
由方法1图,∠ACE=∠A,∠ECD=∠B,可知 ,

由此可得到两个推论:
推论1: 。
推论2: 。
五、有效训练:
1、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任意四边形,
求证:∠A+∠B+∠C+∠D=3600
六、 当堂达标(限时完成,老师给出答案,小组交换批阅,评选出优秀小组。):
1、已知△ABC的三内角∠A、∠B、∠C满足关系∠B+∠C=3∠A,则此三角形( )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0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如图,一个直尺EF压在三角板300的角∠BAC上,与两边AC,AB交与M、N.那么
∠CME+∠BNF是( )
A、1500 B、1800 C、135 0 D、不能确定
(2题图) (3题图)
3、如图,∠1+∠2+∠3+∠4等于( )
A、3600 B、1800 C、2800 D、3200
4、如图,已知AD∥BC,∠B=30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 )
A、300 B、600 C、900 D、1200
(4题图) (5题图)
5、如图,△ABC中,∠A=700,∠B=60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则∠ACD等于( )
A、1000 B、1200 C、1300 D、1500
6、如图,AB∥CD, ∠ABE=660,∠D=540,则∠E的度数为
7、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1+∠2=
8、 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360,∠C=720,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个。
(1图) (2图) (3图)
9、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AD=AB,∠ADE=∠C,求证:∠AED=∠ADC, ∠DEC=∠B
·
七、小结
1、对这节课的收获与困惑,与同学交流一下。
2、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应注意什么问题?
八、课后延伸:
如图,⊿ABC中,DE∥BC,F是AC上一点,FD的延长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 :∠DGH﹥∠AED
(证明角的大小关系,常是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处于某个三角形的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于内角的位置上,再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证明。)
C
D
A
B
E
A
E
B
C
D
C
D
B
A
D
E
F
A
B
C
B
D
C
A
400
1
2
3
4
A
B
C
E
F
M
N
A
B
C
D
A
D
B
E
C
300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