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及其变化测试卷(原卷版)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人体腋下正常温度约为37℃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30℃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冬天,小河结冰
B.春天,积雪融化
C.秋天,大雾迷蒙
D.夏天,池塘干涸
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4.冰城哈尔滨每年都会举办冰雪节,细心的王梅同学发现展出的冰雕虽然没有熔化,但是一段时间后会变小,这是由于发生了(
)的缘故。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5.关于常见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凝固
吸热
B.雾的形成——液化
吸热
C.露的形成——汽化
吸热
D.霜的形成——凝华
放热
6.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的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的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7.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
A.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氮气是气态
D.钨丝在铁水中会熔化
8.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
9.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雪的形成是(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0.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B.在深秋的早晨,雾在太阳出来之后散去
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
11.在教室地面上
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水熔化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
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没甩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3.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状态变化可能为(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14.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是利用了冰融化吸热
B.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因为发生了凝华
D.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霜
B.露
C.雪
D.雨
16.我们会在不同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生华而成的
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填空题(每空1分,共
24分)
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白炽灯的灯泡内的钨丝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为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变细,又
使灯泡内壁变黑。
寒冷的冬天,小明带着眼镜走进教室,眼镜片变模糊了,这是由于温暖的
(填“水蒸气”或“空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特大火灾,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弹壳破裂,干冰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实现快速灭火。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选填“加快”或者“减慢”)水分蒸发。
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需要
(填“吸热”或者“放热”)。
7.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为
和
,二者的区别为
、
、
。
8.
叫作晶体,常见的晶体有
。反之则为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
。
9.用高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的块,这是因为高压锅水面上方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锅内的水的沸点
100℃。(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王浩在洗澡后发现卫生间的一根水管上布满了水珠,另一根则完全看不到水珠,而且其中一根是冷水管,一根是热水管,请你区分一下哪一根是热水管,哪一根是冷水管。
炎热的夏季,人们会通过扇扇子或吹风扇来达到降温消暑的目的,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一下其中的缘由。
实验题(共20分)
(每空1分,共6分)下表是王飞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9
51
48
48
48
44
37
29
25
根据表中数据,在途中方格纸上描点,做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4)由上表可知,该物质熔化一共用了
分钟。
(5)在本实验中,可以采用
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
2.(每空1分,共7分)夏天“酷暑难耐”时,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可以避暑。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和小林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基础设问】
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慢的关系,应保持两滴水的
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
,观察蒸发情况。
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对着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在该实验中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是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
【能力设问】
一滴油和一滴水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
3.(每空1分,共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基础设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固定的是
(填“A”或“B”)的装置。
某同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当地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中画出水费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能力设问】
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细心的同学发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是
形成的;请推测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的原因是: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及其变化测试卷(原卷版)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C
)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人体腋下正常温度约为37℃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30℃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A
)
冬天,小河结冰
B.春天,积雪融化
C.秋天,大雾迷蒙
D.夏天,池塘干涸
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C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4.冰城哈尔滨每年都会举办冰雪节,细心的王梅同学发现展出的冰雕虽然没有熔化,但是一段时间后会变小,这是由于发生了(
C
)的缘故。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5.关于常见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结冰——凝固
吸热
B.雾的形成——液化
吸热
C.露的形成——汽化
吸热
D.霜的形成——凝华
放热
6.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的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的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7.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物质名称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
A.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氮气是气态
D.钨丝在铁水中不会熔化
8.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
9.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雪的形成是(
D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0.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B
)
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B.在深秋的早晨,雾在太阳出来之后散去
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
11.在教室地面上
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水熔化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
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没甩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3.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状态变化可能为(
C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14.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是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因为发生了凝华
D.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B
)
A.霜
B.露
C.雪
D.雨
16.我们会在不同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B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而成的
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填空题(每空1分,共
24分)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分度值为
0.1℃
,它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白炽灯的灯泡内的钨丝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为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变细,又
凝华
使灯泡内壁变黑。
寒冷的冬天,小明带着眼镜走进教室,眼镜片变模糊了,这是由于温暖的
水蒸气
(填“水蒸气”或“空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发生了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特大火灾,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弹壳破裂,干冰迅速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吸
热,实现快速灭火。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吸热
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减慢
(选填“加快”或者“减慢”)水分蒸发。
物质由
气态
变为
固态
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需要
放
(填“吸热”或者“放热”)。
7.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为
蒸发
和
沸腾
,二者的区别为
蒸发是缓慢的而沸腾时剧烈的
、
蒸发发横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在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而沸腾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
8.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
叫作晶体,常见的晶体有
冰、海波、各种金属等
。反之则为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
松香、沥青、石蜡等
。
9.用高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的块,这是因为高压锅水面上方的压强
大于
标准大气压,锅内的水的沸点
大于
100℃。(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王浩在洗澡后发现卫生间的一根水管上布满了水珠,另一根则完全看不到水珠,而且其中一根是冷水管,一根是热水管,请你区分一下哪一根是热水管,哪一根是冷水管。
答:布满水珠的是冷水管,完全看不到水珠的是热水管。因为洗澡后,房间里充斥着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冷水管表面,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
炎热的夏季,人们会通过扇扇子或吹风扇来达到降温消暑的目的,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说明一下其中的缘由。
答:扇扇子或者吹风扇时,风加快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蒸发要吸热,所以人体会觉得凉爽。
实验题(共20分)
(每空1分,共6分)下表是王飞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9
51
48
48
48
44
37
29
25
根据表中数据,在途中方格纸上描点,做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略
从图像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8
℃。
(4)由上表可知,该物质熔化一共用了
3
分钟。
(5)在本实验中,可以采用
水浴
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使晶体受热均匀
。
2.(每空1分,共7分)夏天“酷暑难耐”时,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可以避暑。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和小林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基础设问】
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积大小
的关系。
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慢的关系,应保持两滴水的
表面积和温度
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
吹其中一滴的上方
,观察蒸发情况。
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对着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
在该实验中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是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防止水分渗到木板里
。
【能力设问】
一滴油和一滴水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蒸发的快慢和液体种类有关
。
3.(每空1分,共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基础设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固定的是
B
(填“A”或“B”)的装置。
某同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92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当地的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中画出水费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答案略
【能力设问】
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
细心的同学发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是
液化
形成的;请推测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的原因是:
高温水蒸气液化会放出更多的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