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下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人数最多的原因是( )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南方经济的开发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中共七大的召开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4.“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以上为近代某校的校歌。下列对这所学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B.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它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D.它是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试验场和发源地
5.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二次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6.管玉泉在《亲历攻占总统府》中记载:“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我换上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属于(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这是( )
A.革命任务的变化 B.革命策略的变化 C.革命中心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
9.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它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0.1927年,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也去反动派奈何不了我们的地方去当红色‘山大王’。”毛泽东用哪一革命实践落实了上述想法?( )
A.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B.进行三湾改编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领导南昌起义
11.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召开“新古田会议”: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下列符合1929年“初心"要求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
A.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2.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说明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需要( )
A.联合工农群众 B.建立正式武装 C.拥有优秀领导 D.占据险要地势
13.1930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办的《军事通讯》指出:在瑞金独立政权中,可以见到许多独一无二的经验。这里的“经验”主要指( )
A.中心城市暴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议会和平斗争 D.地主减租减息
14.“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15.“有这么多军事领导人出席会议,这本身就极大地支持了毛泽东对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战略进行批判。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16.长征历时两年,总行程6.5万里,红军战士转战14个省,跨过了约50条江河,翻过了50多座高山,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出发时有大约18.6万人,到结束时只剩约6万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共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B.中国革命历经艰难和曲折
C.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长征为国共合作抗战奠定了基础
17.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主峰、笔架山等八大景区。这里保存完好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旧址旧居有3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10处。自然景观具有雄、险、奇、秀、幽的特色,数百里群山起伏,山势险峻,山上山下缭绕,绿树修竹,清漫流转,飞瀑直下,奇石、溶洞、温泉众多,独特的高山田园,四时气象,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材料二 (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 上山(井冈山)之后,毛泽东还提出红军要严格执行“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
材料四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回答:工农革命军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 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有什么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 :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朱毛”分别指谁?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图一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1)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比较丰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较好的革命基础。
(2)工农红军有着严明的纪律,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各阶层的信任和支持。
(3)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者井冈山道路。
(4)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是在不断的斗争和实践中找到的;等等。
18.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2)朱德、毛泽东;
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红军长征时期; 图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