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挑战卷(二)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 苏科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评挑战卷(二)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 苏科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07:29:03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评挑战卷(二)(第二章)
(80分钟 8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咸阳质检)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6.5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0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西安质检)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是实验室温度计,乙是体温计
B.甲温度计的示数为37.5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宝鸡质检)在国庆阅兵式上,领队机梯队驾驶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拉出了一条条美丽的“彩带”,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4.(西安质检)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C)
A.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5.(西安质检)冬天刚用温水洗手后,一阵风吹过,手感觉到很冷,这是因为手上的水(B)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吸热
D.升华吸热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C)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7.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D)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
C.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8.(赤峰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厨房里做饭,镜片会蒙上一层雾,是因为水蒸气附着在上面
B.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教室里长时间使用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凝固现象
9.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10.小明根据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D)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纯铁
-38.8

1
083

-117

232

660

1
515

1
535

A.钢的凝固点是1
515
℃   
B.零下120
℃的酒精为固态
C.可将锡块放在铁锅中熔化
D.冬天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低于零下40
℃,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计30分)
11.(6分)图中的温度计是测量__体温__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35~42__℃__,温度计的读数是__37.6__℃__。
12.(4分)(西安质检)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属于__液态__(选填“气态”“液态”或“固态”),“白气”的形成是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3.(4分)日常生活中,常用保鲜袋包蔬菜放入电冰箱中,如图所示,这样做是通过__减慢__空气流动速度、__降低__温度的方法来减慢水分的蒸发。
14.(6分)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熔化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保持不变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态。
15.(4分)(宝鸡质检)下列物态变化中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其中④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其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有__①②__(填序号)。
16.(6分)(宝鸡质检)如图所示,分析水循环可知,地表水吸收热量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小冰粒的过程要__放出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高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熔化厚度却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降雪量与冰雪因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小的量基本相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30分)
17.(10分)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缺少石棉网和__酒精灯__;图丙是蜡熔化时的某一温度,它的读数为__52__℃。
(2)图乙是__冰__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第2
min时,它处于__固液共存__态,实验中的第1
min至第4
min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_。
A.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不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10分)如图是小明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
(1)观察图1的实验装置,操作中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到烧杯底__。
除图1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停表__。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__(a)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停止沸腾,这说明__水沸腾时需要吸热__。
(4)小华和小明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线的原因是__水量(水的多少)__不同。
(5)如图4,小明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如图5所示的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
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固液共存__态(选填“固”或“固液共存”)。
19.(10分)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速等是否有关,小红在4块相同的平面上各滴了一滴体积相同的水。
(1)实验中放水滴的平面最好选用__玻璃板__(选填“纸板”“玻璃板”或“木板”)。
(2)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表面积__是否有关。
(3)通过__A、C__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4)实验中,小红用电吹风对准D图中的水滴吹热风,对比A、D,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速有关。如能,请写出有什么关系;如不能,请说明原因:__使用电吹风吹热风不能保证水滴的温度恒定不变__。
PAGE
-
3
-单元测评挑战卷(二)(第二章)
(80分钟 8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咸阳质检)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6.5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0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西安质检)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实验室温度计,乙是体温计
B.甲温度计的示数为37.5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宝鸡质检)在国庆阅兵式上,领队机梯队驾驶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拉出了一条条美丽的“彩带”,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4.(西安质检)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5.(西安质检)冬天刚用温水洗手后,一阵风吹过,手感觉到很冷,这是因为手上的水(
)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吸热
D.升华吸热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7.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
C.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8.(赤峰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厨房里做饭,镜片会蒙上一层雾,是因为水蒸气附着在上面
B.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教室里长时间使用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凝固现象
9.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10.小明根据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纯铁
-38.8

1
083

-117

232

660

1
515

1
535

A.钢的凝固点是1
515
℃   
B.零下120
℃的酒精为固态
C.可将锡块放在铁锅中熔化
D.冬天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低于零下40
℃,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计30分)
11.(6分)图中的温度计是测量____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12.(4分)(西安质检)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属于____(选填“气态”“液态”或“固态”),“白气”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3.(4分)日常生活中,常用保鲜袋包蔬菜放入电冰箱中,如图所示,这样做是通过____空气流动速度、____温度的方法来减慢水分的蒸发。
14.(6分)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态。
15.(4分)(宝鸡质检)下列物态变化中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其中④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其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有____(填序号)。
16.(6分)(宝鸡质检)如图所示,分析水循环可知,地表水吸收热量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小冰粒的过程要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高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熔化厚度却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降雪量与冰雪因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小的量基本相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30分)
17.(10分)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缺少石棉网和____;图丙是蜡熔化时的某一温度,它的读数为____℃。
(2)图乙是____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第2
min时,它处于____态,实验中的第1
min至第4
min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不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10分)如图是小明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
(1)观察图1的实验装置,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
除图1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停止沸腾,这说明____。
(4)小华和小明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线的原因是____不同。
(5)如图4,小明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如图5所示的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
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态(选填“固”或“固液共存”)。
19.(10分)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速等是否有关,小红在4块相同的平面上各滴了一滴体积相同的水。
(1)实验中放水滴的平面最好选用____(选填“纸板”“玻璃板”或“木板”)。
(2)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是否有关。
(3)通过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4)实验中,小红用电吹风对准D图中的水滴吹热风,对比A、D,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速有关。如能,请写出有什么关系;如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