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挑战卷(四)(第四章)
(80分钟 8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重庆中考)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C)
A.倒立的“烛焰”
B.变幻的“手影”
C.“折断”的铅笔
D.金色的“日环”
2.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B)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
3.(咸阳质检)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
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4.(西安质检)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入射角为60°,AB是法线
B.折射角为50°,NM是界面
C.折射角为40°,AB是界面
D.反射角为30°,NM是法线
5.小明用放大镜看说明书上很小的字,当距离字15
cm时能看清楚,则该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A)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B)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7.(宝鸡质检)“笑脸喜迎中国年,刷脸乘车看西安”,2020年西安地铁刷脸乘车系统正式上线,如图所示。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面部通过摄像头成虚像
B.光通过摄像头反射成像
C.面部需位于摄像头的焦点以内才能成像
D.人靠近摄像头时,感光晶片上的像变大
8.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
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9.如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示意图,据图分析有关近视眼的描述,错误的是(D)
A.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
B.近视眼的眼球前后距离过长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可以配戴适度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10.(西安质检)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
B.图乙中透镜成像的特点与幻灯机的原理相同
C.若按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镜面上,光屏上将看到虫子清晰缩小的像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将蜡烛适当右移可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1.(3分)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的荷花是光从荷花斜射入水中,发生光的__折射__,被鱼接收。鱼看到的是__虚像__(选填“实像”或“虚像”),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
__下方__(选填“下方”“上方”或“本身”)位置。
12.(2分)(西安质检)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__凸透__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该透镜对阳光有__会聚__作用。
13.(3分)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黄埔诞生。这款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行人远离摄像头时,行人所成的像将会__变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3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5__c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0.05__m__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变小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15.(3分)(西安质检)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__倒立__、__放大__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__抽水__(选填“注水”或“抽水”)。
16.(2分)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一名患近视眼的中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前方__(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副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7.(6分)(1)(3分)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答:
(2)(3分)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答: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38分)
18.(12分)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D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B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_C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
19.(12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D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照相机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变大(增大或变远)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像距太大(像距超出光具座的长度范围或光具座太短或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且离焦点太近)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远视镜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20.(14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来调节。
(1)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注入__(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__左__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前__(选填“前”或“后”)方。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凸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远视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PAGE
-
8
-单元测评挑战卷(四)(第四章)
(80分钟 8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重庆中考)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倒立的“烛焰”
B.变幻的“手影”
C.“折断”的铅笔
D.金色的“日环”
2.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
3.(咸阳质检)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
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4.(西安质检)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AB是法线
B.折射角为50°,NM是界面
C.折射角为40°,AB是界面
D.反射角为30°,NM是法线
5.小明用放大镜看说明书上很小的字,当距离字15
cm时能看清楚,则该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7.(宝鸡质检)“笑脸喜迎中国年,刷脸乘车看西安”,2020年西安地铁刷脸乘车系统正式上线,如图所示。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部通过摄像头成虚像
B.光通过摄像头反射成像
C.面部需位于摄像头的焦点以内才能成像
D.人靠近摄像头时,感光晶片上的像变大
8.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
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9.如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示意图,据图分析有关近视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
B.近视眼的眼球前后距离过长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可以配戴适度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10.(西安质检)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
B.图乙中透镜成像的特点与幻灯机的原理相同
C.若按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镜面上,光屏上将看到虫子清晰缩小的像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将蜡烛适当右移可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1.(3分)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的荷花是光从荷花斜射入水中,发生光的____,被鱼接收。鱼看到的是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
____(选填“下方”“上方”或“本身”)位置。
12.(2分)(西安质检)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____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该透镜对阳光有____作用。
13.(3分)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黄埔诞生。这款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行人远离摄像头时,行人所成的像将会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3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15.(3分)(西安质检)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
16.(2分)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一名患近视眼的中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副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7.(6分)(1)(3分)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3分)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38分)
18.(12分)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_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
19.(12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20.(14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来调节。
(1)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____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或“后”)方。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PAGE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