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1 00: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某同学收集到一张出土于山西的精美青铜器图片(见下图)。据这件青铜器的样式和说明文字,我们可推断出
(  )
  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这件春秋晚期的牛尊(春秋牺尊)是一件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的青铜器。它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造型古朴,牛的形象神色安详,四肢粗壮有力,最吸引人的是牛鼻突出,且穿有圆环,显得夸张,但又很真实,表明这是一头驯养的牛。
A.驯养牛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
B.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使用牛耕
C.山西手工业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D.“三家分晋”已经发生
2.《管子》中记载: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yáo,一种大锄),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材料表明当时
(  )
A.牛耕得到推广
B.战争非常频繁
C.铁器广泛应用
D.青铜不再使用
3.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地方上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官员职位不能世袭。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
A.分封制逐步瓦解
B.对地方控制减弱
C.卿大夫势力崛起
D.诸侯国斗争缓和
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5.春秋时期,诸侯崛起,竞相称霸。下图中,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所在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戎而“布于天下”。这表

(  )
A.诸侯争霸战争导致了山戎的灭亡
B.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C.诸侯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诸侯争霸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7.某学习小组正在进行一次历史探究课,这次探究的主题是“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哪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  )
A.小李: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
B.小张: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
C.小王: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D.小孙: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8.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对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局部统一 ③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9年1月,陕西刘家洼遗址对外发布的考古成果中,有刻“芮公”等字样的青铜器。根据考古推知,刘家洼遗址是春秋时期封国——芮国后期的都城和墓地。由此可以得知
(  )
A.“芮公”的身份是天子
B.芮国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
C.“芮公”二字的字体是甲骨文
D.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10.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考古人员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这充分表明春秋时期(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手工业高度发达
C.炼铁技术发展
D.畜牧业发达
11.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到达)桐汭(桐汭,广德古称)。对该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
B.材料说明当时的广德地区是吴楚两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C.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春秋晚期楚国与吴国的关系
D.材料记载了当时鲁国、楚国联合进攻吴国的情况
12.据史书记载,春秋200多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有450余次。鲁国朝王3次,聘周4次。由此可知,春秋时期的特征是
(  )
①周王室衰微 
②政权动荡不稳 
③分封制遭到破坏
④分裂趋势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方伯”。
材料二 
齐桓公改革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晋文公改革
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军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
材料三 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了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一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卫、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
——《山西历史政区地理》
材料四 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
——摘自《三晋古文化源流》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诸侯争霸战争产生的影响。
(4)管仲相齐、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典故都与本课人物有关。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
1.B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出人们会驯养牛,但无法体现出其是一种社会风尚,故A错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驯养的牛”是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这件牛尊是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艺术化,故B正确。这件文物是在山西出土的,但并不能证明是山西制造的,故C错误。“三家分晋”是战国初期的史实,材料说的是“春秋晚期”,故D错误。
2.C 3.A 
4.C [解析]
题干说的是“问鼎中原”的典故。楚庄王问鼎的轻重,显然有取周而代之的意向,这说明周王室衰微,已经无法得到诸侯的尊重。楚庄王是春秋霸主,所以也体现了诸侯争霸。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周王的蔑视,不是“尊王”,故A错误。B没有体现,而且东周都城在洛邑,没有频繁迁都。D没有在题干中体现。
5.A 6.B 7.A 8.C
9.D
10
A
11.C
12.B
13.(1)状况: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方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任意两位即可)
(2)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利用“尊王攘夷”的名义。
(3)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
(4)做大事者要胸襟开阔、公忠体国,选贤举能;要目光远大、深谋远虑,信守承诺、知恩图报;要自强不息,意志坚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