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液 化
INCLUDEPICTURE
"A层·对点达标练.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S.TIF"
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判断
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能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获得大量的淡水,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2.在2020年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主要是(A)
A.医护人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医护人员出汗形成的
3.100
℃的水蒸气比等量的100
℃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
为(C)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肤
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
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4.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玻璃上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水珠出现在窗户的__内侧__(选填“内侧”或“外侧”)。
5.小刚吃雪糕时,把雪糕放在碗里,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
6.2020年5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场“长征三号甲”火箭和“北斗一号”卫星升空。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__液化__产生的。
7.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制冷剂在冷冻室中发生__汽化__,在冷凝器中发生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在冷凝器中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
INCLUDEPICTURE
"标.TIF"
教材素材·创新题
8.(八上P37图2?21原创)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压缩体积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在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_冷__(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INCLUDEPICTURE
"B层·能力拔高练.tif"
9.小宇将冰水和热水分别装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出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甲杯的水珠出现在内壁
B.乙杯的水珠出现在外壁
C.甲杯的水珠是冰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D.乙杯的水珠是热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10.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熔化形成的
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11.小芳发现冬天洗热水澡时能看见满室的“暖气”,夏天打开冰箱门时能看见“冷气”。关于“暖气”和“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暖气”和“冷气”本质都是小水珠
B.“暖气”和“冷气”本质都是水蒸气
C.“暖气”是汽化现象,“冷气”是液化现象
D.“暖气”形成需要吸热,“冷气”形成需要放热
1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它是气态,a处较浓
B.它是气态,b处较浓
C.它是液态,a处较浓
D.它是液态,b处较浓
1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__暖__(选填“暖”或“冷”)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__冷__(选填“热”或“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
INCLUDEPICTURE
"标.TIF"
视野放大镜:——生活应用题
1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①,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②。
制冷剂依次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①__汽化__ ②__液化__。
(2)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A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空气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水__中。
PAGE二、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INCLUDEPICTURE
"A层·对点达标练.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S.TIF"
蒸发
1.(宝鸡质检)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
2.在农村晒粮食时通常摊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更容易晒干,原因是提高了粮食的____;增大了粮食的____;加快了粮食上方的____;从而加快了____。
3.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液体的种类有关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S.TIF"
沸腾
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水的沸点是100
℃
B.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相等比不相等好
C.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6.在通常情况下,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如果使液态空气升温,那么分离出各种气体的先后顺序
是(
)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请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
(2)第2
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
℃。
(3)如图3所示,某同学绘制出了水的沸腾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此时气压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图像可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
(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____(选填“是”或“不是”)酒精。
INCLUDEPICTURE
"标.TIF"
教材素材·创新题
8.(八上P34图2?13原创)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利用地下渠道引水的,因为地下温度____、空气流动速度____,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INCLUDEPICTURE
"B层·能力拔高练.tif"
9.教室内气温为25
℃,小红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表所示,对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
℃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表格中的数据均有效
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
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2.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3.如图甲、乙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他是通过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停止给水加热,让水不能继续____的方式止沸的。
14.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视野放大镜:——生活应用题
15.(福建中考改编)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__。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有关。
PAGE二、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INCLUDEPICTURE
"A层·对点达标练.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一S.TIF"
蒸发
1.(宝鸡质检)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减慢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
2.在农村晒粮食时通常摊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更容易晒干,原因是提高了粮食的__温度__;增大了粮食的__表面积__;加快了粮食上方的__空气流动__;从而加快了__蒸发__。
3.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A)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液体的种类有关
INCLUDEPICTURE
"考点二S.TIF"
沸腾
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此时水的沸点是100
℃
B.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相等比不相等好
C.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6.在通常情况下,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如果使液态空气升温,那么分离出各种气体的先后顺序
是(D)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请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__。
(2)第2
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为__96__
℃。
(3)如图3所示,某同学绘制出了水的沸腾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7__℃,此时气压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图像可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继续吸热,温度不变__。
(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酒精。
INCLUDEPICTURE
"标.TIF"
教材素材·创新题
8.(八上P34图2?13原创)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利用地下渠道引水的,因为地下温度__低__、空气流动速度__慢__,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INCLUDEPICTURE
"B层·能力拔高练.tif"
9.教室内气温为25
℃,小红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D)
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表所示,对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
℃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表格中的数据均有效
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
碗中的水(C)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2.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C)
A.a
B.b
C.c
D.d
13.如图甲、乙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他是通过__降低__(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停止给水加热,让水不能继续__吸热__的方式止沸的。
14.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的沸点是__100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等于__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20__℃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水在没有沸腾之前,吸收热量,温度低时升温较快,温度高时升温较慢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视野放大镜:——生活应用题
15.(福建中考改编)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B__(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98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不变__。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吸热__。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气压__有关。
PAGE第二课时 液 化
INCLUDEPICTURE
"A层·对点达标练.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S.TIF"
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判断
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能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获得大量的淡水,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2.在2020年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主要是(
)
A.医护人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医护人员出汗形成的
3.100
℃的水蒸气比等量的100
℃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
为(
)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肤
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
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4.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玻璃上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水珠出现在窗户的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5.小刚吃雪糕时,把雪糕放在碗里,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____(选填“吸”或“放”)热。
6.2020年5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场“长征三号甲”火箭和“北斗一号”卫星升空。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____产生的。
7.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制冷剂在冷冻室中发生____,在冷凝器中发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在冷凝器中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INCLUDEPICTURE
"标.TIF"
教材素材·创新题
8.(八上P37图2?21原创)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在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___(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INCLUDEPICTURE
"B层·能力拔高练.tif"
9.小宇将冰水和热水分别装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出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的水珠出现在内壁
B.乙杯的水珠出现在外壁
C.甲杯的水珠是冰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D.乙杯的水珠是热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10.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熔化形成的
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11.小芳发现冬天洗热水澡时能看见满室的“暖气”,夏天打开冰箱门时能看见“冷气”。关于“暖气”和“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气”和“冷气”本质都是小水珠
B.“暖气”和“冷气”本质都是水蒸气
C.“暖气”是汽化现象,“冷气”是液化现象
D.“暖气”形成需要吸热,“冷气”形成需要放热
1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气态,a处较浓
B.它是气态,b处较浓
C.它是液态,a处较浓
D.它是液态,b处较浓
1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____(选填“暖”或“冷”)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____(选填“热”或“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
INCLUDEPICTURE
"标.TIF"
视野放大镜:——生活应用题
1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①,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②。
制冷剂依次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①____ ②____。
(2)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__中。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