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0 18: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1-2022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统编版单元基础培优练
【基础知识自测】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3.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集会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镇压。
4.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
,一致抗日。
5.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7.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0.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5.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
年,延安
(2)内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日本投降:
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也回到祖国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能力提优挑战】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C.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失败
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网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华北危机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的立场
B.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国共政治立场没有分歧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4.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战火燃烧到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使蒋介石看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无法避免,于是,原来国共两党谈判长期拖延不决的一些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他意在强调(

A.淞沪会战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B.西安事变开启了国共的再度联合
C.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蒋介石对中共态度实现根本转变
5.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时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说明台儿庄大捷(

A.促进西安事变的解决
B.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
D.是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
6.在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英国《泰晤士报》曾经出现这样一则报道:“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泰晤士报》所称赞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第三次长沙会战
7.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B.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
C.打退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D.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8.“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江洋大海之中。”材料主要说明(

A.八路军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
9.下面漫画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A.日本战败投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速日本战败投降
C.
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D.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日本战败投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摘编自《松花江上》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材料三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材料四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的歌词中提到“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是哪一年发生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从材料二中找出能体现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该事件目的的语句。
(3)材料三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是指哪一事件?请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取得重大胜利的典型战例。
(4)依据材料四中“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谈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基础知识自测】
1.答案:九一八事变
2.答案:华北自治运动
3.答案:一二·九运动
4.答案:张学良、杨虎城;内战;和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答案:七七事变
6.答案:淞沪会战
7.答案:平型关大捷
8.答案:(1)1945;(2)毛泽东思想
9.答案:1945;台湾
【能力提优挑战】
1.答案: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由“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兵谏”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为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后”“反蒋抗日”“华北危机后”“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联蒋抗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战火燃烧到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
地区”“使蒋介石看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无法避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
爆发;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故选A。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军队
在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属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战役,不符合材
料中的时间,排除。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根据漫画中文字信息“法西斯”“中华民族”及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选C。
10.答案:
(1)九一八事变。1931年。
(2)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
(4)重大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