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1 09: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温故知新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周的历史分期
前770年
前476年
前221年
春 秋
战国
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
前475年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重点)
2.王室衰微的原因。(重点)
3.诸侯争霸有何影响?(难点)
新知讲解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
煮盐业和漆器制作
商品交换市场、更多地使用金属货币
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
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劳动工具的改进
耕作方法的改进
铁农具
牛 耕
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春秋后期)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春秋后期)
1、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牛 耕 图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青铜业
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冶铁业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纺织业和漆器
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
商 业
3.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冶铁
纺织
煮盐
漆器
二、王室衰微
思考:西周初年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为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崛起,争霸。
原因:
表现:
结果:
二、王室衰微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阅读课文P30并结合材料思考周王室面临哪些困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候
的关系
西

周王室直接管轄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
王室直接管轄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


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
逐漸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轄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
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候。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除了发展经济以外,各诸侯国还通过什么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三、诸侯争霸
原因: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目的: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诸侯争霸



吴王阖闾
齐桓公
越王勾践

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2.管仲改革
1.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管仲
管仲改革内容: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3.打着“尊王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影响:
合作探究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政治的变革——诸侯争霸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为讨伐入侵的戎人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
公元前597年,楚晋军队在邲进行决战,晋军大败。各国诸侯纷纷归附楚国。楚庄王成为中原又一霸主。
邲之战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吴王夫差



霸越王勾践
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向吴称臣,后回到越国,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勾践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
只要奋发图强,弱国就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又能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变法、改革
合作探究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1.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局部统一。
2.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牛耕使用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瓦解
诸侯崛起
王室衰微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春秋霸主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
本课小结
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D
D
课堂练习
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4.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A
4.按照西周礼制,只有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但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其他诸侯也竞相效仿。这说明春秋时期(  )
A.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 B.周室衰微,诸侯做大
C.诸侯争霸,民族交融 D.思想活跃,文化繁荣
5.蒲松龄的自勉联中写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下联主要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称霸 B.晋国称霸
C.楚国称霸 D.吴越争霸
B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